,應該積極地去展示自己,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有好處。一些學校公開表示反對其實沒有必要,學生自己愛參加什麼活動都是自己的自由,何必一定要強調〃大學生〃這個字眼呢。 誤區3、選美將使人缺乏自重,成為商業利益的犧牲品。有人認為,過分強調女性外表的美麗、性感使兩性之間的差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強化了,不利於女性追求與男性平等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分工。女性會變成賺錢的手段和工具。其實在公眾面前展示美貌和身材是女性個人的自由和權利,與道德無關。〃參加〃選美〃比賽奪取鉅額大獎,進而進軍演藝圈、時裝界已經成為眾多中國年輕女孩的夢想,她們中不乏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18歲的湖南女孩徐雅菲以全省文科最高分被北大新聞系錄取後,又報名參加了當地電視臺組織的〃星姐〃選拔比賽,角逐高達百萬元的大獎。〃我相信自己能當上高考狀元,也能在選美中發揮到最好!〃經得起選美的〃酷刑〃考驗的優勝者,必是美貌與智慧並重的,泳裝和晚禮服都過關的,才藝與前途都光彩奪目的。之後,他們承擔起選美賦予自己的社會價值與責任,成為潛在的影視明星,城市形象的親善大使、公益事業的代言人和時代風尚的領潮者。 總之,選美在中國的登陸,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標誌性的進步,在社會生活和文化上的進步意義十分顯著。過去,我們主要強調的是“心靈美”,那是隻一個抽象概念,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選美則簡單得多,它就是看人長得好不好,聰慧與否。這種評判是基於人類長期以來智慧的一種積累,是傳統的,也是我們常說的“客觀”的,它與民族、風俗和地域有關。這種“直接”的審美,之所以尚能“遺傳”至今,實在是因為人類太“好色”了,人類只有在美色面前從不說謊,從不違心。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章 中國選美元年:與世紀同步的美麗風暴(2)
從接納選美到舉辦選美、欣賞選美,中國人隨著東方之門的開放,有了日益寬容的心態,有了大國的風範和健康的審美觀。這種嘗試的潛臺詞也許可以這樣解讀: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已經不再把選美看做是“不健康”的活動;在世界選美活動中勝出,雖然並不意味著能為國家形象錦上添花,但起碼它能向世界透露一種健康、積極、開放和寬容的社會氣息。當中國選手在世人面前展現自己的美麗、聰慧、高貴和典雅時,受益的並不僅僅是選手本人。 2003年,中國大陸先後舉辦了中華小姐選美大賽、53屆世界小姐分割槽賽和總決賽、環球小姐中國賽區比賽、新絲路模特大賽、上海小姐、美在花城、健美小姐、CCTV服裝設計暨模特大賽等十餘項具有選美性質的比賽,據估計,報名參賽的選手約在兩萬人左右。 圖片:華姐、世姐 鳳舞蒼穹,華姐是這樣“煉”成的 2003年10月9日,對於鳳凰衛視從全球華人範圍內徵選出來的50名〃智·美〃女孩來說,無疑終身難忘。因為她們在這一天面對中外近百家媒體記者,第一次集體展示新一代華人女子的美麗與氣質。 首屆〃中華小姐環球大賽〃是一次拉近全球華人距離,建立華人新生代美麗標準的選美大賽,大賽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名表格七千餘份,來源十分廣泛,職業構成非常豐富。海外有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國家的參賽者,紐約、洛杉機、三藩市、夏威夷、巴黎、倫敦、多倫多、新加坡、馬來西亞海外選美機構及當地華人組織也推薦了佳麗參加。當然,更多選手來自華人最為集中的中國兩岸三地。選手
分為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大連、深圳六個賽區進行了初賽和複賽。而從海外華人選美機構推薦的海外選手則直接進入準決賽。 中華小姐的評選方式是分賽區初、複賽後,選出50位入圍選手進行為期20天左右的集訓。然後到香港參加準決賽,產生進入總決賽的12名選手。這12名幸運者回到大陸後再進行五場類似美國真人秀節目的挑戰賽。挑戰賽內容包括勇氣、愛心、團隊精神、品味、智慧。其中有野外生存挑戰、擺〃多米諾骨牌〃、〃上山下鄉〃探訪河北農村,與孩子們聯歡,與農民一起種樹等。 鳳凰衛視舉辦的〃2003中華小姐環球大賽〃,從最開始規劃,就放眼全球華人社群,因為在可以展望的將來,拉近世界華人的距離、建立華人新生代美麗標準,鳳凰衛視將此視為責無旁貸的義務。 一些曾經參加過其他大賽的選手說,這是她們所接觸到的培訓中最嚴格、最認真、最有效的一次。主持人竇文濤說,今年是〃美麗年〃。 看慣了各種媒體幾乎是千篇一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