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古代歷史課和古代文學課的老師對羅寧有些興趣,可能是因為他上課表現得異常專注。不是說南京大學的學生上課馬虎,而是羅寧的那種專注是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其中,不放過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兩者不是一個層次的。
這幾天,國家卻發生了一件大事情。
其實事情也不算大的,別說唐朝,就是歷朝歷代,這樣的事情都是經常發生,可能正趕上當今朝廷的整肅,所以才無限的被放大,一時間,整個國家都在關注這樣的一件事情,電視、雜誌、報紙、廣播全在報道,街頭巷尾都在討論,大有成為全國輿論中心的趨勢。
可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個貪汙官員被查處而已。
谷某人被雙規了!
而作為最能夠敏感風向的大學來說,南京大學裡面關於這件事情的討論也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無論是宿舍、食堂還是課堂上,都會有幾句相關的話。這其實也是因為學校是一個特殊地域,既然想要教育開化學生,輿論的禁止就不可能了,而且老師們也不去制止這種態勢,更多的時候還會添上幾句自己的看法。
“谷某人在山城時的作為還是值得肯定的,他在打黑方面的雷厲風行,就能夠看出他是一個很有手段的人物。”
“山城的人民沒有不說谷某人好的,他是幹出真實事。”
“那些不安分的、看不順眼的,通通打到!還想翻了天不成。”
這是事件最開始的說法,也是被大家普遍認可的。
更多的還有就是谷某人很快就會被放出來、可能是換個地方繼續上任之類的。當時的時候竟然沒有一種看法是谷某人的從此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