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部分

千四百萬,再加上林業方面的兩千來萬收入,以及一些亂七八糟的罰沒款,預計今年的財政總收入將達到六千萬。六千萬啊,人口十來萬的同古縣,又回到了以前蔡書記主政時期的美好時光財政有贏餘,而且預計將達到一千三四百萬的贏餘。

縣裡有了錢,縣長的辦公桌上立即堆滿了報告,縣領導要求換車、人大、政協要求購車、公安局要求購車,幾乎所有的報告都是一個字車!

不準!

要想富,先修路。從省交通廳下來掛職鍛鍊的餘副縣長,建議縣委、政府主要領導修路,改善縣裡糟糕的交通狀況。

這年頭的領導,還不是十年後的領導,都是從基層幹起來的,或許大家都有些私心雜念,可都想著在這個大時代裡幹一番事業。現在縣裡的財政寬鬆了,兩位主要領導一商量,決定採納餘副縣長的建議,重修那條出縣的山區公路。

這是大好事!

風聲一出,舉縣城歡騰,連正悶著讀書的李家明,都對縣裡兩位主要領導的魄力讚不絕口。

媽的,‘十年後’官老爺們才動手的事,沒想到現在就有人想幹了,這世界還真瘋狂!看來那位曾書記不但會籠絡人,也真他/媽的有魄力,這事要幹成了,四年後他不搞個副廳帽子戴戴,還真沒天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八章 出口怨氣

好大喜功是當領導的天性,不幹點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績,上級領導怎麼知道自己的能耐?為了建好這條出縣的公路,同古的兩位主要領導可是費盡了心思,專門去省城交通廳請專業人士進行勘探、設計,壓根不相信縣裡的那些半桶水。

省裡的那些工程師也確實有能耐,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勘探完畢,還拿出了初步方案,只是這標準、造價也比他們估計的高得多。

當交通局將省設計院的方案報到縣政府,經11個常委、6個縣長仔細研讀之後,再由曾書記召集大家商量時,所有人都沉默以對。只有兩位主要領導安然如素,坐在橢圓形的會議桌圓弧處,還有閒心低語幾句。

沒錯,書記和縣長跟大家吹過風,大家也答應了同意這個重大決策,可這省設計院的方案也太離譜了吧?

34。9公里的二級公路,而且是在原公路上降坡、降彎、拓寬,造價就要6108萬?不是說好了,只花3000萬嗎?

全縣的總財政收入只有不到6000萬,扣除3000多萬的支出,上解的1600萬,財政贏餘不足1400萬。用一年不足1400萬的財政贏餘,去修建一條造價6000萬的公路,這不是說今後四年大家都要勒緊褲帶過日子?

更為嚴重的是,如此大的投資,肯定要在地區、省裡立項,光這個流程就要跑半年。按現在的物價做的方案,半年之後又會增加多少?政府的工程,又有幾個不超支的?

可滿屋的人都不敢亂髮表意見,正副班長達成了默契的事,誰他/媽的敢反對,以前的宣傳部長,可正在地區檔案局當調研員!不到五十歲的人,開始享受半退休待遇,這事到哪去評理?

有資格坐在橢圓桌邊的柳常委副縣長也不作聲,坐在那象尊泥胎菩薩。這幾個月來日子不好過,除了和平他們還繼續把自己當領導,下頭的人都避著自己。

哼哼,老曾、老鍾要用自己的時候,那個親熱勁啊;如今用不著自己了,就讓自己坐冷板凳。

人情冷暖啊!

不就是冷板凳嗎?要老子坐,那就坐唄,誰都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就當休息三四年,以後再起爐灶唄。

但能青雲直上的人,就是與這些屍餐素位的人不同,不吱聲的柳本球是贊同提高標準修這條路的。修這條路划得來,財政收入一好,地區肯定要增加上解資金,那還不如自己縣裡先用掉,讓上面的大領導沒法張那嘴。

至於資金嘛,也不是問題。莫看今年財政贏餘最多一千三百多萬,但明年李傳林那的優惠政策結束,應該還能多個五六百萬。這樣算下來,一年有兩千萬的贏餘打底,再到銀行裡借一點,這條路應該能修得成。

可惜的是,自己沒機會當這副總指揮,否則剛坐幾個月冷板凳又能東山再起。

等會議室裡的嗡嗡聲開始起來,高居首席的曾書記用手指敲了敲會議桌,瞬間又安靜下來。平時笑眯眯的,卻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一個縣委常委,這樣的班長誰不畏懼幾分?

“老孫,你是大炮,發表下你的看法?”

組織部孫部長嚥了咽口水,看著剛翻完的方案,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