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3部分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雖是粉飾之辭,卻也有一定的道理,李家明為了安慰妻子,說起了一件以前讀書的舊事。那還是小妹她們剛到京城時,有事沒事都揪著他去逛衚衕,特別是紫禁城那一片。

有一次,他們五兄妹在狹窄的衚衕裡打打鬧鬧,沒有注意到後面一輛勞斯萊斯一直悄無聲息地跟著。一直到他們走出了衚衕,那輛掛著人大牌照的頂級豪車才優雅地離開,自始至終都沒有鳴一下喇叭。

“知道那是誰的車嗎?”

“誰的?”

“霍家的”。

說起來,李家明也覺得有緣,當初在車上的便是霍爺。後來,李澤鍇想入股漢華,把霍家也扯進來了,最後他那個策劃者卻讓自己一腳踹掉。後來的事也證明了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霍家成為股東後並不干涉漢華的事務,而且將投票權全部授予自己,只分享漢華的發展紅利。

“你的意思是?”

“嗯”。

層次越高便要越謙和,到了那個層次還咄咄逼人,最終會樹敵無數。走上坡路時還好,稍現頹勢便不缺人落井下石,極容易引發連鎖反應。

話是這麼說,柳莎莎也認同,但她總覺得哪不對。以她對李家明的瞭解,她這老公是個吃不得虧的人,會這麼輕易退讓?

當然不會,來而不往非禮也。

等回家度週末的婉婉回了學校,好久不見的張全保和託尼從紐約來了,送了新新一個最新款的芭比娃娃後,倆人便和李家明進了書房。

三人在書房裡談了一個多小時,數天之後加拿大便傳來一則不起眼的新聞,與赫斯基能源公司談判近一年的香港李氏家族被狙擊這家陷入資金困境的上市公司,被洛杉磯的lj基金提出溢價15%收購。

緊接著,lj基金會又參與競爭英國電網公司收購案、荷蘭能源公司收購案……,凡是香港李氏家族正運作的資產收購案,都會出現lj基金會投資經理的身影。就如當年長實系針對灝華集團一樣,託尼他們四處出動,只要是長實系正在談或接近尾聲的都去橫插一腳。

那些陷入困境的企業也歡迎,lj基金會的實力毋庸置疑,多一個實力雄厚的收購方,他們便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且長實集團還無法給託尼他們設陷阱,大家都是資本市場的專業人士,各種手段伎倆都會使,也都會防著人家用。更有意思的是往往只要lj基金會一攪局,那家公司的股票大多都會上漲一點。原因很簡單,量子對沖基金會的索羅斯能讓資本市場草木皆兵,以商業眼光長遠精準的李家明,也同樣能給投資者信心。

剛開始時,李氏的人還以為李家明純粹是攪局,可當他們放棄一兩專案時,託尼他們毫不遲疑地吃進,這才知道大事不好。對方不單是攪局,而是鐵了心地要競爭。

沒錯,雖然李家明被所有的人都認為是商業眼光長遠且精準,但他自己知道自家事。要說投資眼光,他反而更信任那個有超人之稱的老傢伙,畢竟人家的威名是靠無數成功案例證明了的,不單單是靠壟斷香港的地產、零售業等等。李家明給託尼和張全保的解釋也很簡單,對方是商界老鳥且以資本運作而聞名,那就直接去搶人家的獵物,連調查、分析、研究的手續都省了。

爽!

人家花數年時間考察、分析、研究出來的成果,自己揮舞著支票便可以收歸囊中,即使買不下來也能讓對方付出更多的成本。這種報復帶來的快感,卻沒讓李家明運用他在媒體方面的話語權,將那位老超人的私生活都翻了個底朝天。

比如當年對方的妻子為什麼與他分居?逝世時為什麼不進行屍檢?為什麼剛有媒體提出懷疑,便被制止跟蹤報道?即使人家做得,別人就說得,但李家明仍然沒那麼幹,那也不是他的風格。

不過,應香港大學邀請,李家明去講學時,倒不迴避學生們很尖銳的問題,比如坊間傳說他與李鍇之間的衝突。

“衝突?對,有那麼回事。”

“那倒不是,我們想收購澳門的大發銀行,他知道後搶先收購,想強行投資漢華。那事吧,從商業上來講,屬於正常的商業手段,但在兩個朋友之間來那一套,多少有點不厚道。呵呵,我那時也年輕氣盛了點,他又出言不遜,我就扭折了他的手指。”

第三百七十三章 也怕

撕逼。

不知這詞是怎麼樣流行起來的,而且很快便引申成了雙方的攻擊、揭短、潑髒水……。總之一句話,這不是什麼好詞,凡是撕逼都會有違和諧。

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