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明玩笑道:“所以啊,各位兄長多多支援,每年贊助個百把幾十萬,就當你們少泡個妞。”
錢沒有問題,以這四人的家產,除了趙世清窮點外,哪個不是身家數十億美刀?問題是李家明對漢華是什麼主意?
大家都是讀書人出身,當然知道諾獎的可望不可求,但為了一個諾獎,李家明不至於如此。當年放手利方,還能說是漢華更重要,如今又把漢華放手了,他就真把學術看得比事業更重?
這幾個人從創立sohu開始就在一起混,即使李家明出國了,也一樣捆在一起幹,誰不清楚誰?當年在sohu時,如果不是李家明吃不爛技術,他會對老章退讓三分?
團結才是力量,sohu、sogo、sohu易購是一家,利方和漢華也是源出於sohu,漢華無疑是實力最為雄厚的,相當於另外幾家的總和,而且賺的也大部分是美元。大家捆在一起,即使跟政府討價還價也有底氣,如果漢華逐漸變成了美資企業,整個團伙可就實力大減,甚至會牽累到大家。
尤其是目前的形勢之下,華美兩國摩擦不斷,漢華的立場尤為關鍵。現在的國內可不是十年前,民粹主義逐漸泛起,那幫腦殘動不動就叫囂屠日滅美,若是漢華被民粹主義反噬,整個團伙都會被競爭對手抹黑。
“你們擔心什麼?我有45%投票權,加上志棟他們的,超過了60%。”
“老二,話不是這麼說的,人心是會變的。”
“沒事的,我心裡有數”。
既然聊到了這事,李家明也索性給大家交個實底,他對漢華並不是完全放手,而是把舞臺讓給部下們表演。
“老章,如果當初我們不讓老顧獨立,會有今天的sohu易購?不對精子放手,他能把sohu當自己的事業?能出人頭地的,都是些精英,都希望獲得社會的認同。如果我們總是站在舞臺中央,他們遲早會離開的。”
不愧是能當商學院院長的人,除了理論外實踐也了得,事實上也是這個道理。從根上說,老二這一套是對的,只有大家都有演出機會,才會拼命地表演,誰見過群眾演員賣命的?正喝酒的老顧和趙世清心生感激,如果不是當年李家明力主讓他們獨掌大權,以章狐狸的個性非得當那婆婆不可。
但把話題說到了漢華,受人之託的老章也是把話挑明來,賺國內的錢與賺外國的錢是意義不同的,這一點在國內的政治體制下尤為重要。
唉,還是國人窮怕了,總想把錢攢在手裡。李家明知道老章這是替人帶話,仔細地想了想後,答應道:“以後回去的資金會更多,你也代我去遞個話,就說國民銀行想擴大規模。”
老章也想了想,以漢華的現金流,一年不下二百億美元,也只有金融行業才消化得了。
“行”。
第三百五十二章 舞臺(下)
純學術畢竟是純學術,能拿諾獎的也畢竟鳳毛麟角。
即使是教商科的教授,大部人還是要靠薪水生活,靠經費研究課題。
芝大商學院的前院長盧卡斯教授是學術權威、拿過諾獎,開個party能搞個百八十萬美元就到頭了。挾著世界首富的光環,連個象樣的就職典禮都沒有的李家明,在芝加哥開一個party,便為院裡募集到1200多萬美元,很是讓那些薪水不低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歡欣鼓舞。
授課能力也不差,自帶光環的李家明總是能讓課堂坐得滿滿當當,隻字片語都能讓那些本科生奉若神明。頭兩腳踢開了,第三腳有點不理想,但李家明彎得下腰,小心周旋在三個大牛b之間,起碼沒讓矛盾激化。就這麼著,新來戶李家明的工作局面逐漸開啟了,除了要偶爾受點三個大牛b的氣外,一切都算很順利。這也沒什麼,人家確實是三個大牛b,自小尊師重道的李家明不覺得陪小心很丟臉,反而經常去請教或探討學問。
百鍊成鋼繞指柔,世界首富、開創了移動終端時代、學術新星,戴著這麼多帽子的李家明如此誠懇,三個脾氣不好的大牛b依然鬧矛盾,但跟李家明的關係逐步融洽。雖然他們還是經常當著這個小青年院長的面,指責另一個或另外兩個大牛b。
正當李家明忙的時候,他那自豪感爆棚父親來了,扔下廠子帶著他阿姨,在那幢剛買的海景別墅裡一住便是個多月,全然不象以前住個把禮拜就要走。老兩口也不要忙得不落屋的兒子操心,手裡牽著能走路了的新新,由兒媳婦領著逛遍芝加哥、吃遍唐人街,還偶爾打飛的去看讀大二了的婉婉,除了滯留歐洲的小妹,一家人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