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狗和毛砣都一樣,已經學會了自立、自強。
“這有什麼後悔的?端自己的碗吃自己的飯,自己賺的錢用起來更安心。再講了,那幾個是親妹妹,不幫她們幫誰?”
對嘍,靠人不如靠自己。不拿人的手就不短,不吃人的嘴就不軟,就能堂堂正正做人,就能挺直了腰桿做人。
為兄弟成熟而欣慰的李家明,揉了揉細狗伢的腦袋,誇獎道:“終於長大了,腦子會想事嘍。”
“嘿嘿,還不是跟你學的?”(未完待續。。)
第八十八章 象良家婦女一樣活著(上)
走親訪友、探望師長,轉眼就正月初七,在老家過了一個年的李家明,領著他那四個在京城求學的妹妹回到了北平。
天子腳下,首善之都,機場裡依然是人山人海,觸目所及之處都是紅燈籠、中國結,透出節日的喜慶。可回到自己的老巢,李家明很容易發現街道上比平時冷清不少,停工了幾個月的漢華研究院工地上也看不到什麼人影,只有一片片的手腳架。
同機回京城的王振國,領著李家明到處轉轉,給留守的工人拜年。都是鄰近縣的老鄉,在老家對官員們矜持的李家明,對這些老鄉倒熱情、客氣得很,握手都是雙手握,不但抽人家的‘大前門’,還喝別人的‘二鍋頭’,坐在油桶邊烤火、扯卵談,絲毫不把自己當大老闆。
在寒冷、凌亂的工人住處拜完年,衣冠楚楚的兩人戴上安全帽乘著捲揚機,到了剛建了一半的主樓上。雖然早春的京城依然寒冷,高樓之上更是寒風凜冽,可俯瞰著整個手腳架森林,李家明心中有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這就是自己的基業!
在北方做建築行業難啊,單一個氣溫問題就沒辦法解決,只能是做大半年休息幾個月。俯瞰著這一片的手腳架,王振國也非常有成就感。論技術,肯定是那些國字號的建築集團厲害,但要論吃苦精神,誰能比自己這幫山裡老表強?
工期進度沒落後的王振國解釋了兩句,遞了支‘大中華’給李家明,替他擔憂道:“家明,不是叔叔不會講事啊,你們那個ipod銷量不太好,不會影響這邊吧?要是資金緊張,這邊可以放慢點進度,抽調一部分人到鄧灝那邊去。”
煩惱,整個市場都不景氣,再加上蘋果和sony的效能又趕上來了,搞不好今年一千萬臺的銷量都懸。操,那幫中東人在美國搞了幾個大煙火,讓整個北美市場都低迷。
“沒事,我們跟唱片公司的達成了協議,馬上就能緩過來。再說了,我們還能向銀行貸款,不會影響這邊的。”
遲疑了一下,王振國擺了擺手,示意跟著的助理走遠點,小聲道:“家明,鄧灝那邊準備上市,能考慮賣給我們一點股票不?”
sohu地產啟動上市程式了,估計市值能達千億以上,加上現在國內地產市場紅火,原始股票就是座金山。象王振國這樣的生意人,看到了發財的機會,還會不來鑽一鑽?可這事沒那麼容易,原始股票是給公司高管的,王振國又不是公司高管,哪能從中分一杯羹?
股票才是這生意人跟自己同機回北平的原因,李家明不禁暗自好笑。不過,雖然大家是朋友,以前還幫過自己,但在商得言商,李家明笑著搖頭道:“王叔,你要是真想買股票,我可以讓承銷商給你留一部分,但原始股票不太可能。”
王振國大喜,興奮道:“行行,那是他們內部員工的福利,我沒想原始股票。家明,你覺得能漲幾多?”
誤入歧途了,這不是做事業的心態。李家明猶豫片刻,主動從寒風凜冽的樓面上走到背風的地方,反問道:“王叔,你在炒股吧?賺的錢有做工程多嗎?”
兩人太熟了,而且這又是穩賺的生意,跟過來的王振國也不客氣道:“做工程哪有炒股來錢輕快?”
“王叔,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有兩個妹子,都長得齊整……”。
故事很老套,無非是一個姑娘擺小攤;另一個走捷徑,兩三年內賺了一大筆錢,穿金戴銀。
“王叔,你說哪個妹子更有前途?”
如果說這話的人不是李家明,王振國會很不高興,但扯這卵談的人是李家明,他就不得不認真去想。莫看這後生功成名就,但對親戚、朋友都沒得說,能幫的忙不會不幫,更不會講些屁話。
“家明,從生意上來講,我覺得第二個妹子會更有前途。做人、做事都要敢搏,循規蹈矩沒出息的。”
‘呵呵’,李家明笑了起來,玩笑道:“王叔,第一個妹子會比第二個成功得多。那個走捷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