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這是個開放的時代,也是一個互相協作的時代。我們的成功必須建立在與人協作之上,想與人協作,前提是信任。如果你突破了基本的道德底線,恕我直言,即使你能一時獲得名利,也會很快成為笑柄。
為什麼?
世界上沒有蠢人,尤其是有了一點成就的人,即使是運氣使之然,也絕對不會比你蠢多少。陰謀詭計、小伎倆可以得逞一時,一旦被揭穿,你將付出慘痛的代價,那就是你將永遠無法與人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關係。
彼此之間沒了基本的信任,你如何與人協作?”
臺上李家明的話音一落,臺下寂靜無聲,還沒走出校門的學生若有所思,已經在社會上打滾過的心領神會。
“我李某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什麼?與人協作,前面的做販冬筍、做食用菌還只是一些小聰明,後來的sohu、利方、漢華,哪樣不是靠專業人士?
老章就在下面,當初我們在一起創業,他管理公司、負責技術,我只管融資,後來才管具體業務。舌頭和牙齒尚且打架,何況是兩個面上好脾氣、骨子裡都蠻橫的大男人,幾次我倆都差點擼袖子打架。
可每次準備幹架時,我們總是能相互退讓一步,這才有了今天的sohu。我們為什麼可以妥協,就因為我們之間有基本的信任,知道對方是處事公正的人,不會幹出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往事,雖還不久遠,但回想起當初的泡麵、烤鴨,尤其是李家明那晚象兇獸一樣可怕,已經恍如隔世了。臺下的老章他們不禁輕輕鼓掌,已經貴為sogo公司cto的孫維剛還湊趣地叫:“老二,老大絕對打不過你!”
“得了吧,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柔道黑帶。老子揍了你老大,你小子不跟老子拼命?”
匪氣,臺上臺下兩人匪氣十足,可一個是mit雙碩士,另一個是斯坦福在讀博士,他們的笑鬧卻襯出當初創業的艱難,贏得臺下、電視機前的一片掌聲雷動。電視、報紙上的宣傳報道,總是聚焦於這些國內it英豪的風光,翻他們輝煌的過往,殊不知‘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等臺下的掌聲漸漸停下,李家明繼續談他對王明陽心學的理解。
“知善知惡是良知,引申過來,知可以作‘認知’解釋,良知則是真實的認知模式,而不一定是正確的認知模式。客觀地說,人與人的不同,並不在於外貌、膚色,甚至不在於學、能力,而在於他們認知模式的不同。
抽菸好不好,當然不好,但我為什麼還抽?肯定是我心裡最深處的地方,覺得抽菸沒什麼不好,所以才繼續抽,而不是我嘴上說不好。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在心裡找到正確的認知,然後把它變成‘行’,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可這很難。
再打個比方,家長問兒子,‘你長大想幹什麼?’
兒子回答道:‘追求金錢與美女。’
家長一巴掌扇過去,怒罵道:‘再說一遍。’
兒子只好眼淚巴巴道:‘追求事業成功與愛情。’
‘這還差不多。’”
再次頓了一頓,李家明揄揶道:“大家回想一下,有多少人經過這樣的事?或許說,你追逐事業成功的動力,就是為了金錢美女?”
這問題不好回答,人都有虛偽的一面,李家明敢大庭廣眾之下承認奮鬥的動力是為了金錢、美女,但有他這種勇氣的人,即使是在大學校園裡也不多。
“呵呵,很好,我看到老章他們在笑,還有幾個同學在擠眉弄眼,看來‘真小人’這個物種還沒有滅絕。其實不管哪種說法,在‘行’上是一致的,但在家長的腦子裡是兩個‘認知’,哪一個對?
當然是家長對,可行得通嗎?以我的猜想,如果孩子按他的第一種說法奮鬥,他肯定能成功,但按家長的想法去做,十有**是一事無成。
為什麼?在我看來,第一種說法,證明孩子心裡知道他想要什麼,直接奔著那個目標奮鬥就可以;而第二種想法,給他想要的東西蒙上了一層神聖的東西,而這層神聖的東西會讓人束手束腳,在關鍵時候退縮不前。”
臺下的人都智商極高,雖然李家明沒有明言,但都知道他的意思是什麼。知易行難,其實知也難,在每個人心裡正確的認知與真實的認知,很多時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就更別提把‘知’變成‘行’了。
就比如李家明自己,當初他追趙微時,研究分析,然後投其所好,很容易就抱得美人歸;換成柳莎莎,如果他也按當初的套路,十有**也會如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