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pod1到ipod2,任豔頻、趙大河、江宇他們是做出了重大貢獻的。美國這邊有期股激勵的機制,國內那邊也得有,否則不利於建立公平競爭的內部環境。我想在國內也推行,你們覺得怎麼樣?”
這是遲早的事,同工不同酬,會讓國內的團隊心裡不平衡,兩人連連點頭同意。
那就行了,李家明支使道:“至遠兄,這些事你們yahoo更有經驗,我們這邊也人手不足。你來負責這事,儘早拿個方案出來?”
這事沒問題,yahoo就有現成的模式,關鍵是什麼時候啟動兩家公司的正式合併。ipod1的成功,確立了hh公司在數字音樂播放器領域的地位,或許已經不需要披著美國這層皮了,但這層皮丟還是不丟,都值得大家理智地商榷。
這個問題不容討論,李家明武斷道:“ipod2上市時,我會明確hh隸屬於漢華,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太快,市場容量遲早超過北美。如果智慧手機研發順利的話,兩邊的市場容量差距更大,我們的目光必須長遠。
還有一點,hh本來就是漢華的分公司,ipod本來就是漢華研發的。我們能模煳其詞一年,但遲早會讓媒體報道出來,與其到時候被動,還不如直接承認。”
持平而論,ipod是美國產品,確實有利於行銷全世界,楊至遠也以理據爭道:“家明,話不是這麼說的,我們是做企業,不是做民族品牌。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歐美每年都會稽核國內的最惠國貿易地位問題,萬一我們受到牽連呢?
讓ipod成為真正的美國產品,這個問題就不再存在。”
最惠國貿易地位這個詞很久遠,久遠到李家明都快忘記了,哪怕是每年都會在國內媒體上報道一二。
“不會,那只是各國政客的表演,當不得真。至遠,ipod是華資品牌這一點很重要,你仔細看了公司的情況通報嗎?”
“你真看好國內的房地產?”
“不是看好房地產,而是相信我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