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北易縣東固安),投奔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刺史袁熙。袁譚收袁尚殘部,駐紮龍湊(今山東平原東南)。曹操在擊垮袁尚後,按各個擊破的方針,以袁譚背盟為藉口,出兵進攻袁譚。建安十年(204年)正月,曹操進攻南皮,大破袁軍,佔領南皮,袁譚出逃,被曹軍追上殺死。袁譚所屬各郡、縣盡歸順曹操。郭嘉對曹操說:“多闢青、冀、幽、併名士以為掾屬,使人心歸附”(《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四》)。曹操為安撫地方,採納了郭嘉的建議,穩定了統治。冀州平定,郭嘉因功被封為洧陽亭侯。

時遼西少數民族烏桓部落乘中原戰亂,擄遷漢族邊民10餘萬戶。曹操取冀州,殺袁譚後,袁熙、袁尚逃往烏桓,二者聯結,不斷侵擾邊境。曹操為統一北方,於建安十二年(207年)秋,開始遠征烏桓的作戰。劉備聞訊,立即趕往荊州,勸劉表趁曹操北征烏桓之機奪取許都(今河南許昌東),迎獻帝,興漢室。曹操甚為擔心,諸將皆說:“袁尚亡虜耳,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為尚用!今深入徵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萬一為變,事不可悔”(《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五》)。郭嘉卻詳細地分析了平烏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裝置。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懼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曹操聽罷,茅塞頓開,遂立即揮師北上,進至易(今河北雄縣西北)時,郭嘉又獻策說:“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後來,這一戰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曹操依計而行,親率輕騎兵,晝夜兼程,疾速行軍。在白狼山(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縣東境白鹿山)殲滅烏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殘餘勢力,斬蹋頓及名王以下10餘人,俘虜20餘萬人(參見白狼山之戰)。袁尚、袁熙投奔遼東郡太守公孫康。曹操沒有繼續追擊,而是坐觀局勢,聲言等待公孫康把二袁首級送來。九月,曹操從柳城撤軍,不久,公孫康伏殺袁尚、袁熙及遼東單于速濮丸。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徹底平定北方,統一了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

郭嘉“深通有算略,達於事情”。曹操說:“難奉孝為能知孤意”(《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病重臥床之時,曹操不斷派人探視,“問疾者交錯。”回師不久郭嘉逝世,年僅38歲。曹操哀痛不已,對荀攸等說:“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三國志•郭嘉傳》)。乃表告天下:“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三國志•魏書•郭嘉傳》)。於是上表諡郭嘉為貞侯,其子郭奕嗣。這一年,是建安十二年(207年)。這是個特殊的年份,兩位重量級謀臣郭嘉和諸葛亮擦肩而過,郭嘉撒手離去,諸葛亮正式出山。

後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慨嘆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國志•魏書•郭嘉傳》)。當初,陳群責怪郭嘉不治行檢,多次在朝中控訴郭嘉,郭嘉卻神色自若。曹操則更加重用郭嘉,而陳群能持正,曹操也很高興。

郭嘉身為謀士,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三國志•魏書•郭嘉傳》),有“鬼才”之稱。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壯志未躊,實為可惜。 。。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

眾所周知,大將軍魏延是《三國演義》備受爭議的一個人物。《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魏延裡應外合,劉備大軍一舉佔領長沙。中軍帳裡,孔明卻指著功臣魏延說:“食其祿而殺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