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命令拋下輜重,只帶輕裝精銳部隊,日夜兼程,追擊齊軍。他哪裡料到這正是孫臏用的減灶誘敵之計,引他追擊。
孫臏預料他當天晚上可以趕到馬陵。於是命令士兵把大樹砍倒,堵塞道路,只留路旁一棵大樹,削去樹皮,在光光的樹身上寫了這樣幾個大字:“龐涓死於此樹下。”又命軍中弓箭手,埋伏兩旁,就在那天晚上,龐涓果然趕到馬陵。他走到那棵大樹底下,見道路被樹堵塞,就命人搬樹。他看到樹身上好像有字,就命人取火來照。龐涓還沒來得及把樹上那幾個大字看完,齊軍已萬弩齊發,龐涓身中數箭,自知兵敗難逃,就拔劍自殺。龐涓臨死時,還不服輸,憤憤地說:“想不到叫孫臏這小子成了名!”
孫臏靈活的運用了“欲擒故縱”的謀略,誘使龐涓上當,把不可一世的龐涓送回了老家。
第四節:見微知類
第四節:見微知類
己欲平靜以聽其辭,觀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鐵;若舌之取燔骨。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筆者字面理解
己欲平靜以聽其辭,觀其事、論萬物、別雄雌。
自己要平靜的聽別人的表述,靜觀事態變化、弄清事態規律、分清誰是誰非。
雖非其事,見微知類。
即便是不是要知道的事情,從細小的情節也可以知道他是何種類別。
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
如果探知對方的內心世界,就可以估量對方的能力,影射他的意圖;
符應不失,如□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
自己計劃的符合對方的手段會萬無一失,就像飛龍一樣神速,像弈公射箭一樣百發百中;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所以要首先了解自己的計劃,才能知道應對別人的準確程度。
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
知己知彼就像比目魚的兩隻眼睛一樣;
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
觀察別人的表情,就像光與影一樣相映吻合;
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鐵;若舌之取燔骨。
洞察別人的言論要像磁石吸取鐵一樣準確,就像用舌頭探知肉裡面的骨頭一樣靈驗。
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
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越少越好,自己瞭解別人要越快越好;
如陰與陽,如圓與方。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
就像陰與陽、園與方。在未了解別人的情形時,要用圓滑之道隱藏自己的情形(圓形的性質)。一旦瞭解了別人的情形,就要果斷、剛毅、雷厲風行(方形的性質)。
進退左右,以是司之。
進退左右,都要按照這種道行行事。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
自己沒有制定周密的計劃,引導別人就不會按照計劃行駛,就叫做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
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自己經過周密計劃後再來應對別人,方法和策略應用於無形之中,不能讓對方識破,這簡直就是天神所為。
筆者感悟
鬼谷子闡述瞭如何使謀略順利實施的方法。
鬼谷子始終反對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始終要做到平心靜氣的聽取別人的陳述,靜觀事態變化、弄清事態規律、分清誰是誰非。即便聽到的不是自己需要知道的事情,也不要打斷別人的陳述。要善於從別人闡述內容的細小情節再結合他的一舉一動加以類比推理,也就可以推測出別人是何種類別的人了。
如果我們探知了別人的內心世界,就可以估量出別人的能力,影射出他的真實意圖,這樣就可以對症下藥了,如此這般,就可以保證謀略實施的百發百中。
要想透徹的瞭解別人,首先要透徹的分析自己,正所謂“知己知彼”。根據自己所具有的客觀條件,來制定應對謀略,只有這樣才能知道應對別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