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保您奪取天下”。秦王覺得來人是個狂人、瘋子,把他“請”出了秦國。
於是“頭懸樑,椎刺股”的故事就誕生了。失敗的蘇秦想到了老師鬼谷子臨別時的教誨,開始發奮領會《鬼谷子》。
當他感到心領神會的時候,來到了趙國。對趙王說:“大王認為趙國與秦國相比誰強大?”趙王說:“秦國強大。”蘇秦又說:“如果秦國舉全國之兵進攻趙國,趙國將會如何?”趙王說:“只有亡國。”蘇秦說:“如果大王既不增添一兵一卒,又不增加一分錢的軍費開支,就可以讓秦兵從此不敢出函谷關,如何?”趙王說:“那當然好了!”蘇秦接著說:“大王認為趙國不如秦國強大,那麼,秦國與六國比誰強大?”趙王說:“當然六國強大了。”蘇秦說:“只要把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大王擔心的事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蘇秦又成功的說服了其他五國的國王,於是六國相印順理成章的揣進了蘇秦的腰包。
還是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天傳來訊息:齊國將要發兵前來攻打魯國。孔子很著急,找來弟子子貢商量對策,子貢說:“老師不必擔心,事情交給我來辦。”
子貢來到吳國,找到吳國國王扶差說:“大王的霸主地位即將不保了。”吳王差異的問:“何以不保?”子貢說:“齊國將要攻打魯國,齊強而魯弱,魯國必敗。滅魯後齊國將更強,必然與大王爭奪霸權。”吳王問:“怎麼辦?”子貢告訴他:“趁著齊國出兵,國內空虛攻打他,必然全勝。”吳王很高興的答應了。
子貢擔心吳國戰勝齊國後攻打魯國,一定要想辦法牽制住他。於是子貢來到越國,見到國王勾踐說:“給大王道喜!”越王說:“喜從何來?”子貢說:“吳國將要攻打齊國,國內空虛,趁火打劫正好可以雪臥薪嚐膽之恥。”越王說:“好。”
子貢還是不放心,於是來到晉國,見到晉王說:“大王就要大難臨頭了。”晉王說:“災從何來?”子貢說:“吳國將要攻打齊國,齊國必敗,吳王為七國霸主,戰勝齊國後還會放過晉國嗎?”晉王說:“怎麼辦?”子貢說:“整兵備戰、以逸待勞。”晉王曰:“好。”
果然齊國一發兵,吳國就動手了。齊國大敗。吳王馬上舉得勝之兵揮師攻打晉國,晉國以逸待勞大敗吳國。同時越國發兵攻打吳國,吳國大敗。
魯國可謂“兵不鈍而利可全”,沒有消耗一刀一矢確保了國泰民安。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蘇秦和子貢沒有巧妙的運用縱橫學說,趙國和魯國將是一個什麼局面?
我們不妨再設想一下:蘇秦和子貢的智謀尚未實施就已大白於天下,會是什麼局面?
我們不妨還設想一下:蘇秦和子貢的智謀順利實現以後,坦坦蕩蕩的告知於天下,又會是什麼局面?
三種設想的結果都不堪設想。既然是不堪設想,那麼大智慧的縱橫家要想坦坦蕩蕩的當“正人君子”就很難了!
我們終於明白縱橫家的智慧:是超凡的智慧,是能夠創造奇蹟的智慧,是能夠力挽狂瀾的智慧,是孤獨的智慧,是不能大白於天下的智慧,是容易被人誤解的智慧。此時我們再談為鬼谷子“*”,還有人會反對嗎?
兩千年前的鬼谷子,給我們留下了超凡大智慧的理論體系,如果全社會都弘揚這種智慧,面對你死我活的國際競爭,還愁沒有辦法應對嗎?
近代中國歷史的屈辱,使得我們的工業水平落後了,出現了企業管理的空缺,於是我們開始了艱苦的學習和探索。
我原工作單位是國營特大型企業,培訓工作可謂細緻入微。我們系統的學習過原蘇聯的管理經驗、日本的管理經驗、美國的管理經驗,最終發現最好的管理經驗在中國,於是我們又開始學習“邯鋼”的管理經驗。原蘇聯也好,日本也好,美國也好,這些國家透過長時間的摸索,結合其他國家的企業管理經驗,總結出了適合自己國家文化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這些管理模式並不是“通用公式”,各個國家都可以互換,放之四海而皆準。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企業管理講座,到處都可以聽到所謂的“成功學”講演,把世界上著名企業的成功案例加以修飾、渲染,就變成中國企業的管理模式了。輝煌的成功範例不勝列舉,他們的成功故事家喻戶曉,人們紛紛效仿,渴望同一個公式能夠得出相同的答案。然而,社會背景變了、環境變了,相同的公式答案恰恰相反。一瓢冷水澆醒了多少“成功夢”,異口同聲的苦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們不禁要問:中國式的企業管理模式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