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婆羅門種姓、吠舍還是首陀羅種姓;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黑色、白色、棕色還是金黃色;他來自哪一個城市或鄉村。我不願取出此毒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麼弓所射中,弓弦是什麼樣的;哪一型的箭;箭是哪種毛制的;箭簇又是什麼材料所制……曼童子,這人在未弄清這些答案之前早就死了。同樣。如果有人說,我不要跟隨世尊修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恆等問題,此人還未得到如來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由於人生是短促的,如果某人整天為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所困擾,窮追不捨,追根窮源,這便誤入歧途,終將一無所獲。
再次,由於語言的侷限性,凡夫無法透過語言明瞭這些問題。
語言是人類創造的。用以表達人類由感官與心靈所體驗到的事物、經驗、思想和感情。它代表我們所熟知的事物與意念的符號。它侷限於時間、空間和緣起法,語言不可能超越這些範圍。換句話說。人類只能在時間、空間和緣起法允許的範圍內用語言表達一件事、一種境界。有時,人類的語言甚至不足以表示日常事物的真實性狀。例如經驗告訴我們。有時我們會有一種激情或感受,但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人類的語言不是萬能的,它有一定的侷限性。在了知真理方面,語言更是不可能十分準確而且易致差錯的。因為絕對真理(例如涅槃)超出時間、空間和緣起定律的限制,人類只能親自證悟,而不可能用語言描述之,即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事實上,這些問題永遠不可能透過語言文字而獲得充分而圓滿的答覆,沒有任何語言文字可以表達這種經驗。就像在魚的詞彙裡是沒有形容陸地的字眼一樣。比如烏龜對他的朋友魚說,它剛到陸地上散步回到水裡。魚說:“當然你的意思是說游泳了。”烏龜想對魚解釋陸地是堅硬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魚卻堅持不可能有這麼一樣東西,陸地一定也是液體,和它住的湖一樣,有波浪,可以在上面跳潛游泳。同樣,在普通凡夫的詞彙裡,不可能找到適當的詞句去描繪涅槃。可是目前有不少人用世界上最美妙的詞語去描繪涅槃的崇高境界,有人甚至不惜絞盡腦汁,長篇累牘地論述佛陀入滅後的奇妙境界。其結果正如《楞伽經》裡所說愚人執著語言文字,如大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最後,對機說法,因材施教是佛陀教化眾生的方法。佛陀並不是一臺計算機,不管什麼人問什麼樣的問題,他都會不加思索地回答。他是一位很講究實際效益的老師,充滿了慈悲與智慧,他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知識而答問,而是為了要幫助問話人走上正覺的道路。他和人說法時,時刻不忘對方的水平、傾向、根器、性格以及瞭解某一問題的能力。
根據佛說,對付問題有四種方式:
1。當問題比較直接、明顯,而且避免了形而上學的問題時,這些問題必須直截了當地答覆。例如苦之因是什麼?
2。某些問題必須以分析的方法解答。例如佛教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
3。另有一些問題必須以反問為答覆。
4。有一類問題必須以緘默不語為答覆。例如當有人向佛陀尋問有關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時,佛陀常常是保持沉默。
所以,當婆蹉種問佛陀有無神我時。佛陀總是保持沉默。佛陀的緘默對婆蹉種的影響勝過任何雄辯。悲智雙全的佛陀曾為這位困惑的求法人煞費苦心,並對他表示深切的關懷。
也許有人會問。佛陀到底是否能回答以上十個形而上學的問題?我們姑且先不作任何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佛陀所知的法一定比他所說的法要多得多。
有一次,佛陀在憍欣賞彌(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屍舍婆林中經過時,他取了幾片葉子放在手裡,問他的弟子們道:“比丘們啊!你們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幾片葉子多呢,還是此間林中的葉子多?”“世尊,你手中只有很少幾片葉子。但此間屍舍婆林中的葉子卻多得不可勝數。”
“同樣,我所知的法如同屍合婆林中的葉子,而我已經告訴你們的如同我手中的葉子,只有一點點,我所未說的法還有很多呢!而我為什麼不為你們說那些法呢?因為他們沒有用處,不能引導人證得涅槃。這就是我沒有說那些法的原因。”
因此,斯里蘭卡著名的佛教學者jayatilleak說:“並不是因為某些事佛陀不知道,而是因為語言的限制,佛陀無法將那超越感官的境界用普通語言表達出來。”
綜上所述,佛教反對熱衷於討論形而上學方面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