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都不抵抗了。
徹底喪失了戰意的敵軍,自然是潰不成軍,城門很快被攻開,而卓知遠雖然還沉浸在自己修持增長的新奇體驗之中,猶自放任頭頂的那尊彌勒金尊在空中不斷的放聲大笑,可是陳一新和孟雲高卻早已駕乘飛劍,飛到了城頭之上,手起劍落,早已將對方主帥的首級取了下來。
戰場上一片混亂,陳一新割下對方主帥的頭顱甚至都沒能引起太大的轟動,陳一新腦中一轉,立刻帶著敵軍主帥的頭顱,飛向了卓知遠,將那顆還在滴著血的頭顱交給了卓知遠,小聲說道:“讓你頭頂的彌勒金尊拎著這顆腦袋……”
卓知遠瞬間便明白了陳一新的意圖,二話不說,讓彌勒金尊接過了那顆首級,口中哈哈大笑之餘,也發出洪鐘大呂一般的說話聲:“敵軍主帥已死!願降者不殺,頑抗者殺無赦!”、
一句話,原本就已經喪失了鬥志的敵軍,更是如同山體迸裂一般的分崩離析,紛紛丟掉了手中的武器,齊刷刷的跪倒在地,口中哭天喊地的表示願意投降。
而等到戰場上的硝煙散盡的時候,卓知遠也悄悄收了神通,彌勒金尊消失不見,他自己也閃身回到了軍營後方。卓知遠需要一個安靜的所在,去感受自己的修持再度突破之後的感覺,他必須熟練的掌握這些變化,這樣才能更好的進入下一層的修煉當中。
而這時候,三軍將士都沉浸在第一場勝利的喜悅當中,根本不會有人關注卓知遠的去留。
在這一戰之後,卓知遠更顯得神通廣大,為了繼續修煉【大雷音寶幢佛光】。也為了鼓舞大胤皇朝百萬大軍計程車氣,他頻繁的使用著【大雷音寶幢佛光】,雖然這三年的時間,並沒有能讓卓知遠練出第二重佛光,其修持也依舊停留在第六層意識第二劫雷劫之前,可是卓知遠和陳一新等人都知道,他想要突破雷劫,也只是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
渡過了雷劫之後,修禪之人會有一個虛弱期,許許多多的修禪之人,到了這樣的關頭的時候,經常不敢正面雷劫,是因為擔心仇家趁此機會前來追殺。而卓知遠雖然並無這般的擔心,可是他卻要顧慮到這數百萬的大胤皇朝的軍隊,至少在平亂之前,卓知遠不想冒任何的風險,他只想用最快的速度幫助虞江把叛亂平定,隨後就可以專心修煉了。而且,他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去將七寶妙樹剩餘的六棵樹都找到,所以,卓知遠在這三年裡,即便遇到了不少可以渡雷劫的機會,卻並沒有輕易的去渡劫。
他的修持,也只是停留在第六層意識第一劫魔劫圓滿的境地!
弒禪 第277回 班師回朝
大胤皇朝的大軍班師回朝。卓知遠自然也回到了西京城。
只是,在原本應當是卓知遠萬眾矚目的嘉獎大會上,西京城裡的那些官員卻沒能看到卓知遠的身影。
皇帝虞江和太師“月仲奕”這兩位對於大胤皇朝最為重要的兩人都出席了天下平定的嘉獎大會,論功行賞,陳一新和孟雲高也都晉升為正二品的官銜,並且各自賜了封號。陳一新貴為當朝新晉的平南侯,而孟雲高也被賜了忠孝侯的爵位。
誰都知道這兩人是月仲奕的人,不由得讓絕大多數官員感慨,月仲奕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的穩固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夠跟他一較手腕。
只是,讓更多的官員感覺到納悶不已的,卓知遠沒有出現在嘉獎大會上也便罷了,皇帝虞江卻好似也忘記了卓知遠的存在一般,在整個敕封和嘉獎的過程當中,居然沒有提及卓知遠任何。就彷彿卓知遠在這次的平亂三年之戰之中,沒有絲毫的功勞一般。而原本許多官員都在暗暗的揣測,卓知遠這次回朝,很有可能會被皇帝虞江公佈其“皇子”的身份,從而名正言順的敕封其為太子,可是卻萬萬沒有想到,卓知遠乾脆連出現都沒有出現。
這不由得讓許許多多的官員都議論紛紛。而朝中的個別老臣子,也趁著虞江高興,站出來向他提出請求,請其立太子,國不可一日無儲君。可是虞江對於這樣的請求只是輕描淡寫的揮散了過去,根本不給任何人繼續提請這個話題的可能。
在這其中,陳一新和孟雲高當然是心知肚明,卓知遠剛剛回到西京,虞江就已經派來了軒公公,將其宣召入宮密談。至於他們二人談了什麼,陳一新和孟雲高並不知曉,只知道卓知遠從皇宮之中出來之後,就立刻和二人告辭,說是得到了七寶妙樹的訊息,要去尋找七寶妙樹,當時就離開了西京。自然就不會出現在嘉獎大會上,只是,他們二人也對虞江居然沒有提及卓知遠有些奇怪,畢竟這次征戰,卓知遠功不可沒,尤其是他的【大雷音寶幢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