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的人,一身修持,怕不是至少也得第五層身識接近圓滿了,否則,根本扛不住卓知遠這威壓。
“知遠新近亡師,有孝在身,還恕我無法施以全禮了!”卓知遠也知道這老太監有些本事,雖然明知道自己隨意一巴掌都該能拍死他,但是總不至於一點兒都讓對方下不來臺。接下去,就要看軒公公自己是不是明白事理了。
這亡父亡母亡師,都乃大孝,莫說面對聖旨,就算是面對皇上,卓知遠也有足夠的道理不跪。大孝在身,按照大胤皇朝的規矩,三年之內是跪天跪地跪大孝,此外都可不跪的。這是大胤皇朝在建國之初便定下的規矩,以示對於自己最親近之人的尊重,也表明大胤皇朝的開國皇帝要讓子民們牢牢記住,天地君親師的排序,乃是天地親師在前,君王在後,連君王都要排在天地親師之後,其餘人等就更加不在話下了。
軒公公倒也識趣,知道這是卓知遠在給自己臺階,也知道雖然說任何人在面對聖旨之時就如同面對皇上本人,理應下跪。但是通玄界嚴格說來,並不算大胤皇朝真正的轄管,因而許多修禪之人是不肯向君王下跪的,卓知遠能說出自己大孝在身不便全禮,就已經算的上是在做讓步了。軒公公能做到皇宮之中奏事處的主管,當然也不是白混的,而且雖然說不知道卓知遠究竟是什麼人,皇上的旨意也只是宣召卓知遠進宮面聖,但是一介布衣,能住在月仲奕的太師府上,並且從未經過禮部的演禮。皇上就能親自下詔讓其進宮面聖,而且地點還是在御書房,而並非金鑾殿,這就已經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