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緋羽也只能感慨造化弄人,這一門骨血,在修禪一途上,果然都是曠古絕倫的天才。月仲奕用了數十年,早已達到可以飛昇仙界的實力,只是卻隱忍不發。他之所以會離開這裡,也是為了在大胤皇朝的西京之中,這人世間最高無上的王者之地,來掩藏他的鋒芒。而如今,卓知遠卻似乎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就已經修成如此神通。這實在是讓人心悸不已。
最可怕的是,卓知遠手中還有七寶妙樹,不久的將來,他便能連升七級,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飛昇只是指日可待。而到那時,他到了第八層阿賴耶識的修持,怕是連牟尼老祖或許也堪可一戰。渡天童和緋羽清楚的知道,卓知遠還有神通未曾使用,無論是御魔金鐧還是七寶妙樹本身作為法寶的威力,都可以讓其輕易的贏下眼前的一戰。
騎象金尊可沒有笑獅金尊那麼好的脾氣,他一出現,便飛身至其餘金尊身旁,而胯下的巨象,則一步一步的邁向劍僕。每跨一步,大地也為之顫抖,而劍僕似乎也再抵擋不住這任何的微動,巨象每一腳落下,他原本跟金鐘僵持的身體便會朝著金鐘的方向上升少許,待到巨象走到他的面前,長鼻一甩,一股濃烈的鼻息噴過去之後,劍僕再也把持不住,身體咻的一聲就被吸入了那金鐘之中,隨即笑獅金尊腳旁的幼獅興奮的站起,抖了抖渾身的絨毛,張口只是一吸,那口金鐘便飛回了幼獅的口中,可憐劍僕一生勇猛,居然被這看上去還未長大的幼獅一口吞噬。
卓知遠臉上依舊保持淡定的微笑,揚手輕招,那幼獅極不情願的搖頭晃腦,可愛至極。可是卻無可奈何的吐出神情萎靡的劍僕,卓知遠這才取出七寶妙樹,輕輕一刷,劍僕手中的天罡琉璃劍便脫手而出,朝著卓知遠的手中飛來。
隨後,卓知遠收起了腦後十二重佛幢,十二名金尊各自收拾法寶,消失不見。但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代表的那三重佛光,卻依舊籠罩在他的身上,讓卓知遠神聖無比,彷彿天地之間唯一的禪心所向。
“劍僕,你可服氣了?若是不服,可再與我一戰。我仍自留有餘力,你可知否?”卓知遠的聲音從那三重佛光之間傳出,居然也顯得宛如洪鐘大呂一般,就好似牟尼老祖親宣禪號。
劍僕委頓不已,心中複雜已極,他自感實力大進,卻不曾想居然還是敗在了卓知遠的手中……
弒禪 第350回 古陣法(十三)
劍僕可謂是真正的兩世為人。從前也不知是數千年前還是上萬年了,他只知道當時自己最初習武,不到十二三歲便打遍周近數個村子無敵手,那些三十歲正值壯年的漢子都不是他的對手,在武功一途上,劍僕表現出了一個絕對的天才的天份。而後,他已經不甘心繼續窩在那個小村子裡,十三歲的時候便孤身上路,去了當時群雄割據的中土之地,並且很快便讓天下人都知道,有一個武痴,甚至都還沒有成年,卻從未嘗過一敗。
這樣的一個天資卓越的傢伙,自然引起了一些修禪之士的注意,當時天下的禪修們也都保持著散修的狀態,即便有門派也都是一些數人或者十數人的小門派,像是現在這樣天下八大教宗鼎立的情況還不曾出現。而且那個時候,天下局勢混亂,各國都想逐鹿中原問鼎天下,是以對修禪之士的崇敬程度更是比現在強烈的多。各方散修之間也是爭鬥不已,那會兒類似於卓知遠這樣實力遠超過修持的人不計其數。只是像卓知遠這般差距這麼大的,倒是也極為少見。後來的劍僕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況。
一名修持已經到了第七層末那識的散修找到了當年不過十五歲的劍僕,仔細的查探了他的根骨之後,發現這的確是一個天縱奇才,不單練武成就可能是凡人界數萬年也未必能出現的一個奇葩,走上修禪之路也絕對是有可能創造奇蹟的人選。
在看到那名散修的神通之後,對於修禪只是停留在傳說層面上的劍僕,當即毫不猶豫投入了散修的門下。事實上,漫說是這個修持到了第七層末那識的散修,便是隨便來個可以馭劍飛行,可以使用一兩個火焰法術的散修,施展了神通之後,都可以讓劍僕頓時為之折服,畢竟,武功再如何高絕,也抵不過一把飛劍,這根本就是天與地的本質差別,力量上的懸殊是實在無法彌補的。
劍僕邁上修禪之路之後,果然表現出讓那名散修足夠欣喜的資質來,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便已經追上了他師父的修持,並且實力幾乎已經冠絕天下,整個通玄界裡修持比他高的還有,但是實力能夠勝過他的,卻一個都找不到。
在這些年裡,劍僕就沒有嚐到過敗仗是什麼滋味,和卓知遠有一點特別類似的地方。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