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在一旁看著,胃裡又是一陣翻江倒海,終於忍不住,哇哇哇又吐了出來——剛才,那韃子兵衝了過來,高強覺得身後就是兩匹坐騎,自己若是閃開了,這座騎可就遭殃了。
他倒不是捨不得兩匹馬,實在是覺得若是臨陣退縮太沒有男子氣概,怎麼說他腦子裡面也是一個成年人的思想,當時一股激動衝上了腦門,便雙手拔刀。
關鍵時刻,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他拔出背上的腰刀——他個子太矮,所以腰刀得背在身後。這五年來他除了練習武當長拳外,又得以學會兵器上的功夫,因為俞岱巖練的是刀法,所以他學的也是刀法,江湖上行走,人們多說劍是百兵之王,其實有不實之處,劍為百兵之尊,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在高手手上時出來,當真是威力無窮。
若是對一般行走江湖的人來說,若論殺伐威力,還是刀數第一。
當下使出師傳的玄虛刀法,面對著策馬而來的垂死的韃子兵,高強手中腰刀翻動,雪亮的兵刃抽了出來,長刀一翻一攪,借力打力,順著韃子兵的槍桿用力一推,他九陽功已經略有小成,全力施展出來也是一股大力,一般壯年人根本抵擋不住,那韃子兵就連人帶馬斜衝而過。
身體交錯之際,高強大喝一聲,雙臂橫掃,刀光閃過,紅血噴散,那韃子兵的人頭就此飛起,命斷於這十歲小童之手!
而高強,也是來到這個世界以後第一次真正的殺人,殺人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太多的事情,殺人以後,又吐又嘔,全是自然現象。
俞岱岩心疼愛徒,所以又是替他捶胸又是替他撫背,還溫言道:“誰都有第一次的,以後就會習慣的。”
他是個好老師,教武藝稱職合格,但是不是一個好的心理老師,這麼一說,高強吐得更厲害了。
俞蓮舟突然一指向高強頭上點去,高強雖然吐得暈暈乎乎,但是久練武功,到底還是有了自然的身體反應,身子往後一翻,頭微微側過。
俞蓮舟輕咦一聲,似乎略有驚訝!手下動作沒有停留,胳膊猛然一漲,手一彎轉,指頭還是不偏不倚地點在了高強的昏睡穴上,高強就此暈過。
俞岱巖看了哈哈一笑:“我怎麼把這事兒忘了!”
兩兄弟相視一笑,心有靈犀,原來他們小時候跟隨張三丰行走的時候,第一次殺人也是對付韃子兵,那個時候俞岱巖和俞蓮舟吐地更是厲害,幾乎都無法走路,更不用說正常說話,張三丰也是點了他們睡穴,這才熬過了那一關。
當下,俞岱巖和俞蓮舟夾著沉睡中的高強,又將那些四散的馬匹和死去的元兵搜尋一翻,將金銀翻了出來。當時正值元朝末世,世上人多是窮苦不堪,因此行走江湖的豪俠做好事之餘還得接濟給這些人錢糧,但是若憑豪俠本身,又沒有產業又不種糧食,錢財從哪裡來?多半是從這些死去的傢伙身上得來的。
所以,別看江湖上的大俠客行走風光,背地裡面,免不了要做些清潔工的工作。
雖說民間傳言花死人錢財不吉利,不過對於那些快要餓死的人們而言,不花錢是餓死,花了錢反而不死,選擇那一個,自然是一清二楚。
俞岱巖和俞蓮舟又收斂了附近四散逃跑的馬匹,選擇腿力好健壯的四五匹馬,徑直奔下。
沿途,兩位大俠因為一直作善事,路上耽擱日子甚多,與崑崙、崆峒兩派高手約好的日子就要臨近,所以後來他們換馬不換人,帶著高強就這麼一路走下,中間有時候乘船,有時候騎馬,在路上又停留幾次做善事。
長話短說,二月份中旬,他們終於趕到了長江口的一個小鎮,此時,高強早就恢復過來,心中平息良久,既然有了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幾次不平中,高強也是拔刀相向,白刃見血,雖然一直沒有殺人,但是傷人甚多。
其時,動盪時代,習武之風甚烈,十歲小孩拔刀殺人並不為奇,蓋因為亂世江湖行走,過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因此各武林門派中,年輕弟子手上染血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有人受不了這種壓力,就此被淘汰,但事實證明,大部分人還是可以承受這種經歷,經過一次次生死之間徘徊的鍛鍊,武藝都會大增,招式之間多了一層殺氣!
高強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好在他心智就是成年人水平,殺人不過是不習慣,吐了幾回就好了,這落到俞岱岩心裡面,自然是歡喜幾分,認為這孩子堪當大任。
落在了俞蓮舟心裡,則覺得這孩子冷血之極,冷靜地可怕,心裡愈發不喜歡高強,好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表現出來。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