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整部功法中又隨處可見佛學義理,程度之高深,一些和尚參禪一輩子都難以涉及、明悟,又為參悟不死印法增添了許多難度。
李師道拿著不死印法鑽研了一天,收穫不少,但也就只有不死印法精髓的四五成,而且越往後越是精深,距離完全掌握還有很遙遠的一段距離。
輕輕嘆了口氣,李師道放下不死印卷,“怪不得碧秀心會因為參悟不死印法而殫精竭慮,過早逝世,這部功法實在太高階了!”
當年碧秀心看到這種高明的不下於慈航靜齋的《慈航劍典》的《不死印法》,一定覺得非常不服氣,想要破解它,以免被石之軒壓低了一頭,卻不想石之軒的武學智慧在她之上,最終賠上了性命也沒成功。
“雖然困難,但好在不用按部就班的練習。”李師道心內思忖,將自己的實際情況與不死印法相結合,思索屬於自己的獨特法門。
若說屬性不同的真氣,長生訣就可以滿足,而且還一下子就有其中,不過這七種真氣出自同一門功夫,同宗同源,要想滿足完全相反且性質迥異的前提是不可能了。
再者,長生訣與換日**倒是有衝突,可也不是有著極端不可調和特性的對立兩面,反倒很容易的就被整合到一起。
所以不死印法不能照著練,而應該汲取其中的精髓技巧,活用到自己身上。
不死印法鑽研了許久,他也得到了不少收穫,發現其除了獨特的運轉生死二氣保持真氣不竭的法門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對真氣內力精微到了極致的操縱手段。
這正是可供借鑑的地方。
“趁著養傷的功夫,就好好的鑽研一下不死印法吧。”
就這樣,李師道安心的住在幽林小築裡,思索著將不死印法的精髓融入自身武學之中。
其後一兩年的時間裡,李師道一邊精心沉澱,積累自身的武學見識修為,一邊陪伴著石青璇,很少離開幽林小築方圓數里範圍,就算離開,也是到成都採辦一些生活用品。
在這段時間裡,天下風起雲湧,動盪不安,群雄各領風騷,大顯能為。
李閥的勢力越發龐大,天下已佔了十之五六,除了徘徊在洛陽、嶺南之間寇仲和徐子陵領導的少帥軍還有些氣候,其他的軍閥勢力不是被打的潰不成軍,散兵遊勇的到處亂竄,淪為劫匪,就是徹底被殲滅。
除了這兩者之外,塞外的勢力突利、頡利、大明尊教等等也因為中原局勢明朗而插手天下大事,使者不斷的在長安和天下各處奔走,又為天下平定增添了不少變數。
另一方面,宋閥已經開始走出嶺南,前方有少帥軍作為防線,宋閥的兵力一點一點蠶食四周的領土。
由於一直致力於對嶺南的開發和吸納逃避戰亂的漢人,嶺南的富裕程度比之前更勝,有了充裕的資金和人口,李師道的便宜老爹終於開始步入天下爭霸的階段。
宋閥的人不止一次讓他回去,他只是付之一笑,隨後拒絕。
宋閥拿得出檯面的高手就只是宋缺,宋魯、宋智,甚至還比不上有著跋鋒寒等塞外人士支援的寇仲和徐子陵。不過一來宋缺“天刀”的威名實在太響,二來寇仲已經算是半個宋閥的人,聯合起來的力量不弱,其他高手一時之間也不敢隨便亂下手。
最主要的是,支援李建成的魔門與支援李世民的慈航靜齋兩派的爭鬥越來越激烈,只要宋閥和少帥軍不貿然大舉進攻,他們就樂於窩裡鬥,先搞死對方再說。若非是唐皇李淵在上面壓著,師妃暄保持著剋制,祝玉妍正在擊中心思對付重出江湖的石之軒,雙方恐怕早就大打出手,決一生死了。
這些瑣碎的事情,全都發生在距離幽林小築非常遙遠的地方。
李師道和石青璇住在風景如畫的幽林小築裡,除了關心一下宋閥的情況就可以說是對外界事情一概不理。
在這種愜意的生活中,李師道將不死印法中的精髓全數融入自身武學,並且徹底將長生訣與換日**融會貫通,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一門功夫——集煉體、練氣、煉神為一體,統合佛道兩種迥異體系,雖然目前還只是一個雛形,但未來的成就高度絕對不亞於所謂的“四大奇書”。
他也不去取什麼霸氣的名字,乾脆用了心上人石青璇的名字,將這門功夫命名為《青璇寶鑑》。
當然了,李師道也並不是如同武痴那樣過了兩年時間,而是陪伴著石青璇,或是外出散心,或是閒坐論道,期間他對丹青之術的研究一直沒有停下,不知道是不是境界提升的原因,他的畫技進步速度驚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