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譜子宗師早就已經交給了張團長和劉團長了,在這兩大團長的共同督促以及眾多團員們努力下,無論是交響樂團的演奏還是合唱團的合唱,都已經初步具備了進行演出的水平。
不過演出時演出,錄音是錄音,相比於現場演出的高要求,這種電子交響樂的錄製要求反而是相對低不少的。
畢竟這首曲子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隻需要合成器就可以完成的,而且在採用了話筒矩陣錄音技術以及分期多軌(混音)錄音技術之後,錄製的難度也降低了很多。
要想對交響樂團尤其是那些三管編制甚至是四管編制的大型交響樂團進行錄音,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即便是最小規模的單管編制交響樂團,也足足有四十多隻樂器在同時演奏,更別說那些擁有上百人規模的大型樂團了,那種規模的樂團一旦演出,光是演奏的樂器就高達上百個。
而且交響樂團每個樂器之間的間隔距離都是比較小的,因此怎麼才能把這為數眾多的樂器演奏出來的音符準確無誤的收錄起來,就成為了一件極為讓人困擾的難題。
在這樣的難題的困擾下,人們發明了“多話筒錄音技術”,這種所謂的“多話筒錄音技術”一般通指的是採用16支錄音話筒進行錄音取樣的技術。
對交響樂的錄音,並不是錄音話筒越多就越好,這裡面牽扯到很多技術性的原因,就好像你在一個三管編制的交響樂團的每把樂器上都安裝一個錄音話筒,那麼最終你錄出來的音樂只能夠稱之為“一團雜音”。因此,錄音話筒的數量以及位置的安排是極為關鍵的,這也是能否將一首交響樂完整的錄製下來的關鍵所在。
經過不斷的嘗試,人們把錄製交響樂時所用的錄音話筒的數量定在了16支,但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16支錄音話筒的侷限性等原因,在近期,人們又發明了更高階的錄音技術,那就是“話筒矩陣錄音技術”。
這種技術在克服了錄音話筒相互之間的電子干擾難題之後,把錄音話筒的數量從16支提升到了33支,而且每支錄音話筒的位置擺放也更加科學,因此這種剛剛出現三年多的話筒矩陣錄音技術很快就在全球盛行起來。
現在幾乎每個交響樂團的錄音工作,都會採用這種最新的話筒矩陣錄音技術。
至於之所以採用“分期多軌(混音)錄音”技術來進行錄音,而不是採用更先進的“同期多軌(混音)錄音”技術來錄製,也是因為這種錄音方式是最適合這種電子交響樂的錄製方式。
因為採用分期多軌錄音技術,不僅可以完美的體現出樂隊演奏的音準和節奏,而且各個聲部之間的音樂色彩層次分明,演奏時互不干擾,音樂的頻響以及動態範圍也很廣,當然,採用了這種錄音方式進行錄製時,即便是中間某個樂器出現了差錯,修改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
當然,這種錄音方式雖然擁有眾多優點,但其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缺點就是用這種錄音方式進行錄音,花費是相當高的。
畢竟這種錄音方式是一遍一遍的進行演奏才能夠錄製出來的,通常要是採用這種方式錄製一首時長四十多分鐘的交響樂,光在錄音棚裡的時間就得超過一個星期甚至是十天,因此這種錄音方式是投資最大的一種錄音方式,一般樂團真心玩不起。
在大華帝國,一間可以用來錄製交響樂的大型專業級錄音棚,一天的費用就高達三四萬華元,一首曲子錄製個十天八天的,光錄音棚的費用那就是幾十萬,要是算上樂團樂手的費用,那就更高了。
不過幸好天衢交響樂團擁有自己的專業錄音棚,再加上張團長和劉團長都求著宗師,所以這部分費用就直接被免掉了。
一首足以傳唱全球的交響樂,絕對值得張團長用免費這種手段來打造出來。
第五十四章 興師動眾
鞠躬感謝“白潔°”大大2000的打賞!“品書小強哥”100的打賞!
《征服天堂》這種電子交響樂,對於錄音的要求並不高,除了那幾種必須要進行演奏的樂器之外,其他的樂器演奏只要能夠達到取樣的標準就可以。就算是有點瑕疵,後期也可以透過合成器直接修正過來。
可即便是這樣,有宗師這個原創者的現場指導,有白潔這個堪稱電音專家的dj親手進行取樣,這首曲子的取樣工作還是花費了兩個人整整三個白天的時間。
慢工出細活,這話用在這個世界同樣通用。
張團長生怕這首曲子的錄製出現什麼問題,因此對團裡的樂手要求的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