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0章 打撈戰利品

與此同時。 更遠一些位置的海面上,幾乎已經被所有人遺忘的長城298號艇直接進入了水面航行狀態。 艇長馬傑穿上了一件薄棉衣,從圍殼裡探出半個身子,正舉著望遠鏡四下搜尋周圍的海面。 他甚至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搞錯了定位,以至於帶著全艇開到了錯誤的海域。 “艇長,要不用電臺試試看,能不能聯絡到周圍的艦隊?” 下面傳來副艇長劉長林帶著些許回聲的聲音。 潛艇在水下,基本上無法進行任何有效通訊,只能透過超長波電臺接收資料量極其稀少的資訊。 一般是一些事先約定好的字母組合,4-6個位元組長度,分別對應一些簡單的含義。 比如返航、前往xx海域、允許攻擊之類的。 又是從腳下傳來的聲音。 馬傑穿好救生衣,帶著幾名參謀和水兵來到艇面上,用一根鉤子的長杆,一點點把那個東西給夠到艇邊上。 “這東西后面還拖著一根線啊,不會有危險吧?” 水面狀態的潛艇可以使用電臺,不過因為功率問題,通訊距離也並不樂觀。 “那水雷?” 馬傑扯著嗓子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就在馬傑糾結著要不要聽從副艇長的建議時,他突然在望遠鏡視野範圍邊緣看到了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黃色圓柱形物體。 下面又給出了新的猜測。 解釋完之後,他連著喊了兩輪號子,帶著艇面上的幾個人把那個東西給撈了上來。 “不會,體積很大,而且他們剛才要是丟了聲吶浮標下來,那咱們早就該被發現了。” “我們過去看看。” 90年代這會,帶有線導功能的魚6魚雷正處在方案推到重來的反覆階段,更早的魚5則只有出口型沒有自用型,所以華夏海軍的普通水兵對於線導裝置沒概念也很正常。 “45方向發現一個可疑物體,距離……大約5鏈!” 033潛艇的指揮塔上有幾塊玻璃,如果不嫌視野差的話,倒也未必一定需要爬到外面去。 “更不可能,哪有在大洋上放水雷的,再說漂雷也不長那個樣子。” 馬傑直接沿著梯子爬回指揮艙,把望遠鏡丟給旁邊的劉長林: “不會,有危險的東西不會刷成這麼明顯的顏色,後面那根線肯定是控制線,跟陸軍的反坦克導彈差不多。” 長城298艇技術上雖然落後了一點,但華夏海軍的操艇技術還是沒有問題的,很快就按照艇長的指示,精確地來到了那個不明漂浮物的旁邊。 “會不會是之前直升機扔下來的浮標?” 總的來說,潛艇軍官從踏上崗位的第一天起,受到的訓練就是獨自完成一切任務,因此聯絡友軍很少被作為他們的首選項。 不過作為艇長的馬傑對於前沿技術發展還是能跟上時代的。 但後面的細線纜很長,副艇長拽了半天,也沒能完全拽到源頭。 “這線應該是斷了,一般來說導線的長度能有十幾海里長,趕緊割掉好了,免得等會甩到後面去纏住螺旋槳。” 又是一陣手忙腳亂,總算是把這個圓滾滾的東西給徹底弄到手了。 “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 “像是個小潛艇。” “你們看這上面還有洋文。” “寫的什麼?” “看不懂,但說明估計是美國佬的東西。” “美國人又在咱周圍幹什麼壞事呢?” “不管什麼,肯定得帶回去研究研究。” “但是這東西太大了,塞不進去艇裡面。” “……” 艇面上的幾個人圍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來回轉了幾圈之後,馬傑伸出手製止了周圍嗡嗡的說話聲: “肯定得帶回去,咱們反正也是水面航行狀態,就先放甲板上,但是得找個繩子之類的固定住,別讓它掉下去。” 緊接著,他又轉身看向身後的劉長林: “副艇長,你去通知通訊員,讓他試試能不能聯絡到艦隊,然後把咱們撿到一個東西的訊息通知他們。” “是!” 劉長林一個立正,然後轉身小跑著回到了圍殼裡面。 而留在艇面上的馬傑則帶著人,嘗試把這個圓滾滾的東西固定在艇面的欄杆上。 …… 另外一邊。 現代潛艇的外形設計是對水下航行專門最佳化,加上水線位置興波阻力的存在,導致水面以上的航速反而很慢。 水下最大航速超過20節的冬潮號在水面的最大航速只有區區12節。 因此,島城號和讓巴爾號兩艘驅逐艦沒用多長時間就追上了以水面狀態航行的冬潮號,並且以一左一右的姿態“護送”著後者完全離開演習區域。 期間不僅華夏海軍,就連讓巴爾號上的法國海軍艦員們,都拍了不少照片留念。 恐怕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海上自衛隊都不會再敢跑到東海的專屬經濟區裡面造次了。 “太平洋海域,果然熱鬧得很吶……”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