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8章 獲獎懸念揭曉!

原則上,國家科學技術獎並未限制同一個人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提交評選的專案數量。 主要是誰也沒往這個方向去想。 因為一般來說,能拿到這個級別大獎,尤其還是被邀請到大會堂領獎,也就是拿到了至少二等獎的專案,不可能是那種短平快的型別。 正常人一輩子能做出一個獲獎專案,基本就是祖墳冒青煙了。 牛逼一些的,也往往是隔上幾年才能參與第二次。 所以,之前倒是還從來沒出現過像常浩南這樣的情況…… 好在幾個人的一陣閒聊下來,時間也過得飛快,很快便有場務人員進來通知,說已經可以準備進場了。 總算是讓有些尬住的氣氛恢復了正常。 休息廳內的一眾人見狀紛紛起身,朝外面的大會堂入口走去,在門口排隊,等候安全檢查—— 這種超高規格的儀式,不說要出席頒獎的高階別領導,就是下面坐著的人,最差的也是一個研究領域內的泰山北斗,湊在一起自然不能馬虎。 萬一出個三長兩短,那損失可就大了。 還有一點就是,頒獎儀式是不允許隨意拍照的。 包括現場報道的記者也是經過千挑萬選,保證可靠才能入場,並且宣傳材料發表之前還要經過多輪檢查。 畢竟這個國家科學技術獎裡面有相當多一部分都是涉密專案,不好出去亂傳。 其中一些涉密程度最高的,哪怕在現場都只會報一個代號,領獎人也會是申報單位另外指派而非第一完成人親自出面。 但是絕大部分一般層級的,就像殲8c還有渦噴14這種專案,為了給獲獎人員足夠的榮譽感和參與感,還是會寫出來。 只是在公開報道里面不能出現詳細資訊。 畢竟如果不這樣的話,那整個頒獎儀式裡面根本沒幾個專案完全不涉密,最後只會搞成謎語人大賽,也就失去一開始的意義了…… …… 隨著儀式正式開始時間的臨近,越來越多的京城本地人也陸續來到了會場。 常浩南重生至今已逾兩年,就算沒有刻意鑽營,以他的工作方式,人脈關係也很是不淺,自然又看到很多熟識面孔。 “劉院士,您這次怎麼都得拿個特等獎了……” 劉院士自然是劉振響。 他出現在這裡絲毫不令人意外。 sb101高空臺雖然原則上算是96年透過驗收投入的使用,但已經錯過了當年度的專案申報。 更何況,以這個高空臺為基礎的幾個重大專案,都是97年進行的。 其中也包括關於航空發動機測試標準的最終確定。 拿個國家科技進步獎屬於情理之中。 “誒,小常你可千萬別這麼說。” 劉振響趕緊擺了擺手: “你是第一次參與申報評獎,可能還有所不知。” “所有獎項級別的特等獎都不是常設獎項,並不像一等獎一樣是從每年的申報專案中擇優挑選,而是隻有符合一系列嚴格要求的,才有可能入選。” 常浩南當然知道特等獎並非常設,但之前還真沒研究過評獎細則。 之所以剛才篤定劉振響能拿特等獎,是因為上一世後者就拿了97年度的科技進步特等獎。 現在高空臺帶來的成果比上輩子多了不知凡幾,獎項級別肯定不至於掉下去。 於是開口問道: “這還只是有可能?” 劉振響在這方面身經百戰,懂得自然比初出茅廬的常浩南多: “嗯,還需要評獎委員會一致同意,再上報給科技委和zhong央主管領導,流程麻煩得很。” “所以這幾個獎項加在一起,特等獎攏共也沒發過幾次。” “像是自然科學獎,因為咱國家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水平比較低,甚至有幾年因為實在沒有能上臺面的成果,連一等獎都破例有過空缺……” 這些評選細則都是公開的,如果常浩南去科技委問,肯定也能問到。 但就像公開的法律條文仍然需要律師一樣,這種東西要是靠自己看那可太麻煩了…… “原來如此……” 常浩南瞭然地點了點頭: “不過我覺得,問題應該不大,高空試車臺投入使用之後,馬上就產出了不少成果,無論對於國防安全,還是對於國民經濟發展,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啊,更不用說還給後續在建的二號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那就借小常你的吉言了……” 劉振響倒也沒再度否認,顯然心裡也是有那麼點期待的: “真要是能評上的話,那這個獎裡面也少不了你的一份貢獻……” 常浩南雖然從未直接參與過試車臺的研發,但高空試車臺說到底是個工具性質的東西。 而一件工具的價值,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工具的人…… 而sb101高空臺在投入應用之後的幾項主要成果——航發測試標準、渦噴14發動機和渦扇9發動機,說起來都跟常浩南脫不開關係。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