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3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

遠在華夏的常浩南當然不會知道,麻省理工的同行們已經因為一時疏忽和諸多機緣巧合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實際上,他本來以為對方應該會很快就發現情況不對。 只能說,終究還是高估了。 對於常浩南來說,在幫著劉永全把氣膜冷卻試驗拉上正軌,並獲得了一些最基本的資料之後,渦扇10的總體設計方案,也就應該要確定下來了。 雖說之前制定的計劃是設計和製造兩條腿同時走路,但終究還是有個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的問題。 錢老曾經在《系統工程論》中總結出一條非常重要的核心觀點,做任何技術產品,都要從現有條件出發,可以不強求單項技術的先進性,但一定要保證總體設計的合理性。 儘管常浩南接手渦扇10專案已經有了幾個月時間,進度也算是突飛猛進,但嚴格來說,他前面的這些工作,大部分仍然屬於“預研”的範疇。 總的技術路線不定下來,所有子系統的研發工作就都無從展開。 所以,這絕對是整個專案的重中之重。 也是他希望能讓華夏的航發研究人員都接觸一下的過程。 另外,這麼大的事情,肯定不能是常浩南一個人,或者是像最開始那次一樣湊幾個606所的核心骨幹成員拍腦袋就決定了。 儘管讓他一個小年輕擔任一型重點型號航發的總設計師,已經體現了組織上對他的高度肯定和信任,但是信任歸信任,該照章辦事的地方還是不能省。 要從預研正式轉入型號開發,設計評審會總歸還是要開的。 當然,以常浩南如今在航空工業系統,乃至整個軍工系統裡面體現出的聲望,一些小小的“特權”肯定不會少。 比如正常情況下,這個評審會怎麼開、在哪開、什麼時候開,都是由國防科工委和總裝備部來決定,甚至為了節約時間和資源,一些非重點型號都是按照分類打包,再集中進行評審。 但對於常浩南來說,他只需要準備好相關資料,再給丁高恆打個電話,就可以自己決定這些細節了。 當然,會議組織自然有兩部委辦公廳的同志負責,不用他來操心。 渦扇10的主要擔綱研製單位是606所和410廠,這個會,自然也就放在了盛京。 只不過,由於常浩南的要求,除了參與評審的專家、領導,以及渦扇10研發團隊的主要負責同志以外,還有很多參與研發的同志列席。 這樣一來,原計劃的場地,也就是606所會議廳就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 最後,在總裝備部部長曹剛純的親自協調下,他們借用到了盛京軍區的機關大禮堂。 老建築,但勝在地方夠大。 更主要的是,這裡距離盛京軍區的機關招待所很近—— 這種規模的設計評審,一天肯定開不完,本地的研究人員可以回家回宿舍,但外地來的與會者怎麼也得給安排個住處。 …… 在前一天晚上,常浩南便帶上相關設計資料,坐著那臺捷達王來到了會場所在地。 作為正兵團級的大軍區,盛京軍區駐地那妥妥屬於閒人免進的軍事重地。 哪怕常浩南他們來自跟軍隊關係密切的軍工單位,那終究也是非軍職的地方人員。 因此在門口等了有一會,才看到一輛迷彩塗裝的三菱越野車從院裡面開出來,車上下來一名扛著二毛二軍銜的中校。 後者跟哨兵講了幾句話,然後示意外面的車隊跟上。 一行人這才算是安安穩穩地進了軍區大院。 “我覺得,咱們軍工單位的安保,以後也得照著這個標準升級才行。” 常浩南迴過頭看了一眼門口剛剛禮畢的哨兵,半開玩笑地說道。 正在開車的朱雅丹撇了撇嘴: “首長,不是我看不起地方安保部門的同志,但別的不說,讓他們24小時在外面站崗恐怕就是個難事……” 盛京這邊一開始也給這輛車配了專職司機,但這樣一來就要佔一個額外的位置。 而且,按照朱雅丹的意思,沒經過專門訓練的司機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只會胡亂操作,反而容易誤事。 方向盤還是把握在自己手裡靠譜。 所以沒過幾天,對方就被她給請走了。 常浩南當然也知道朱雅丹說的屬於實情: “美好願望嘛……而且話說回來,隨著咱們國家科研水平的逐步提升,這個方面也確實要重視起來才行了。” “我倒是覺得……只要把您給保護好,其它地方倒也沒那麼著急。” 在跟著常浩南當司機兼保鏢的這段時間,朱雅丹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她估摸了一下,就最近這兩年自己聽說過的新技術新裝備,不說全部吧,至少七八成都能直接或者間接跟常浩南扯上關係。 “不至於,不至於。” 常浩南趕緊擺了擺手: “雖然我確實在一些關鍵位置上發揮了作用,但成績總歸是所有同志一起做出來的……”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