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當然沒有看不起楊慧梅老師的意思。 但說實話,管理學這個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實操大過理論的東西。 確實沒必要過於看重論文。 管理學教授,能給手下的研究生都安排到工作才是能力的體現…… 總之,送走徐洋和楊慧梅之後,常浩南總算把這一天的第一件事處理掉了。 也算了卻了一樁不大不小的心事。 論文字身對於常浩南當然作用不大,但其可能給火炬集團,乃至整個華夏學術界帶來的影響,還是讓他有點期待的。 郵箱裡還剩下另外兩封郵件。 第二封郵件的內容,相比起來就平常了不少。 是已經在冰城那邊開始工作的劉洪波,詢問關於直升機聲場模擬的技術思路是否可行—— “目前關於直升機旋翼噪音的計算,基本都使用基於fw-h方程的lighthill聲學類比法。” “經過幾天的嘗試之後,我發現該方法在旋翼厚度和載荷噪聲計算中表現尚可,但無法用於求解四極子源非線性噪聲,導致直升機懸停/前飛過程中的噪音畸高……” “而如果完全使用實驗方法,一方面122廠和602所並無足夠直升機使用的聲學實驗室,另一方面成本和研發週期也無法保障……” “我正在嘗試透過先計算流場,再透過流場確定旋翼振動情況,從而間接計算聲場的方法得出結果,但有一些問題需要常總指點……” “……” 常浩南收斂心神,開始思考起郵件的內容來。 應該說,冰飛集團那邊研究的深入程度,比他之前預想的還是更高一些。 所謂四極子源非線性噪聲,也就是中高速脈衝噪聲(hsi)。 在旋翼轉速較高的情況下,旋翼槳葉表面可能存在激波,並擴充套件到空間區域,流場體現出跨音速和強烈非線性的特徵,並且會發出十分具有穿透力和辨識度的脈衝音。 對於直升機來說,噪音帶來的影響並不僅僅在於舒適性方面的問題。 聲音=振動。 由於升力主要靠旋翼獲得,因此這類hsi噪音除了對機內成員的聽力可能造成損傷以外,還會帶來旋翼葉尖顫振之類的不穩定因素,影響飛行安全。 對於軍用直升機而言,過大且容易辨識的聲音也會導致容易被提前發現。 直升機的速度慢、機動性差,生存能力的核心就是樹梢高度所帶來的隱蔽性,如果被人提前幾公里就發現,那將會大大增加被集火攻擊的風險。 不過,在眼下的90年代,各國關於“安靜旋翼”方面的研究普遍還處在起步階段。 儘管米28、ah64等型號嘗試著使用了一些定性上有效的技術,但總體來說,大家對於直升機的效能要求裡面,噪音還是排在相對靠後的位置。 只要別太離譜就行。 一般來說,抑制hsi的最好辦法是增大旋翼直徑/葉片數,減小槳葉外側的線速度。 代價是旋翼的重量和複雜程度提高。 而直9這樣動力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直升機,結合工藝水平相比歐洲原廠貨落後不少的122廠,顯然都沒有這方面的條件…… 思來想去之後,常浩南還是從旁邊的印表機紙盒裡抽出了幾張a4紙。 在電腦上面寫公式這種事,但凡幹過的人都知道有多讓人抓狂。 緊接著,他一邊整理著腦中湧現出的計算思路,一邊開始奮筆疾書: “fw-h方程在研究問題的普適性上存在不足,精確計算旋翼聲場的本質和前提是計算旋翼流場,只要能透過計算捕捉到流場中可能存在的激波和槳尖渦,聲學計算的準確性就不難保證……” “具體來說,可以嘗試透過將包圍全部聲源的面上的聲壓值經過積分來獲得遠場聲壓特徵,面上聲壓值則可以由基爾霍夫公式來確定……” “實際數值計算中,積分面要離散成小的面元,積分對每一個面元進行,最終的結果為各個面元貢獻的疊加,ds為微面元的面積……” “從流場計算得到的資訊可以透過插值等方式計算到基爾霍夫面上,針對torchmultiphysics新版本的非結構化重疊網格,可以考慮一種類似於巢狀網格中洞邊界生成的辦法來確定積分面……” “人工給定一個包圍槳葉的空間,即類似於巢狀網格中的“洞”,先對所有的網格點迴圈,按照空間座標判斷點是否落在洞內,如果點落入洞內,則標記該點為0,否則為1……” “……” “至於流場計算,本質則回到了n-s方程的數值求解問題,這是torchmultiphysics軟體建立時最核心的功能,在此不再贅述……” “這就是我對上述問題的理解,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並預祝你們的專案順利完成。” 洋洋灑灑,五頁a4紙很快寫完。 簡單檢查了一番剛剛的內容無誤之後,常浩南把幾頁紙分別放進了掃描器。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