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5章 常總什麼都算到了

已經明確寫上了允許華夏代表團全程參與調查的內容。

如果在事故模擬還原這樣的重點環節把後者排除在外,那最後連調查報告都沒辦法籤。

不過,被臨時叫到會議室的威爾遜顯然也是早有準備,同樣搬出了協議內容。

表示事故還原的工作流程涉及到遄達900的核心引數,以及他們測試團隊的技術秘密,屬於協議中可以被豁免的部分。

在一番僵持之後,只好雙方各退一步。

華夏方面不再堅持要求參與整個事故還原流程,但還原的最終結果報告,以及定期舉行的技術會議則必須有華夏方面的至少一人在場才能進行。

除此之外,任炳達三人還爭取到了直接接觸渦輪外部附件,以及其生產資料的許可。

反正對於羅羅來說,既然作為核心的渦輪部分都是華夏生產的,那機匣外面的東西似乎也沒有遮遮掩掩的必要。

然而對於有的放矢的華夏調查團來說,這一看似細微的變化,卻可以對工作效率產生質的影響。

在此之前的半天,他們每發現一個可疑零部件,都需要找旁邊的英方工程師與生產檔案進行對照。

但別人自己也是有任務的,並不是專門負責此事。

只能趁著空閒時間幫忙而已。

現在能夠自行查閱,相當於直接越過了中間最耗費時間的過程。

因此,在當天下午開始輪流休息之後,剩下兩個人的進度,反而比之前還高出了一個數量級。

以至於,就連任炳達本人都沒想到。

在威爾遜那邊尚未完成事故還原的第一階段之前,他們就找到了想要的東西……

第三天上午,正在照例排查渦輪附件組的任炳達突然聽到了一個興奮,但明顯被刻意壓低的聲音:

“任總,我好像找到了!”

“嗯?”

任炳達停下了手上的工作抬起頭來。

不過,卻並沒有對方那樣的興奮

一是這項工作實在枯燥乏味且單調,三天除了吃飯睡覺以外連軸幹下來,饒是任炳達也覺得有點麻木了。

二則是,他自己之前也發現過幾次高度可疑的部分,結果興沖沖地對比之後,發現要麼人家本來就是這麼設計的,要麼明顯是被二次損傷所波及產生的損毀。

都和事故原因不沾邊。

因此,剛一開始,他其實並沒有抱什麼太大期望。

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地帶著本子來到那名下屬身邊,準備根據編號去找到對應的技術資料進行對照。

然而這一次,甚至都沒等他記下零部件編號。

只是朝著對方所指的方向定睛一看。

就猛地瞪直了雙眼。

那是一截短管。

應該是輸送滑油或是燃油的。

由於燃燒,以及隨後的爆炸,導致其中間已經有些變形。

猛地一打眼,似乎和其它成百上千個同類殘骸沒有任何區別。

然而,如果仔細觀察這根管子的斷面就會發現。

它的管壁厚度,是不一致的。

換句話說,是個偏心管。

基本上,只有在某些極其特殊,或者是需要對抗自重的環境下,才會專門做出這樣的設計。

航空發動機的渦輪附件,顯然並不在此列。

換句話說,這幾乎不可能是設計要求。

而大機率是生產時出了問題!

一瞬間,任炳達瞬間感覺年輕了十歲。

腿不疼了,腰也不酸了。

蹭地一聲站起身,強忍著大腦供血不足引發的天旋地轉,從旁邊找來了機匣外部附件的清單和生產技術檔案。

逐一對照之下,很快便找到了這根短管的所屬位置——

高、中壓渦輪軸承機匣,滑油輸送管路。

不出意外地,設計檔案中,這裡是一根壁厚為0.91的均勻短管。

而眼下,二人手頭雖然沒有精密測量工具,但哪怕僅憑肉眼也能看出,其最薄的地方連半個毫米都不可能有。

“爛慫嘞……”

看著眼前的生產技術檔案,旁邊的年輕人一臉感慨,連方言都飆出來了:

“任總……說真的,我還是有點不太敢相信……”

這種離譜到肉眼都能看出來的質量問題,對於他這樣90年代中期才參加工作的人來說,簡直不可想象。

但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