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新支付費用。」
這絕對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而且,英國人本身也是jsf專案的乙方,就算真有損失,最後也不會是他們擔大頭。
「那我這就去聯絡炳達同志那邊……」
張振華當即準備起身。
但卻又被常浩南從身後叫住:
「等等……」
前者已經抬起一半的屁股重新坐了回去。
「記得和炳達同志講,就說我們可以考慮,在歐盟範圍內收購一家公司,專門用於完成這筆交易。」
這句有點突如其來的補充,讓張振華一時間有點發懵:
「收購公司?」
「繼續按照遄達900的方案,透過西羅集團不就……」>>
常浩南擺了擺手,稍稍壓低聲音解釋道:
「一方面,雖然西羅集團裡面有一半是羅羅的佔比,但畢竟還是註冊在我們華夏,這種性質的企業在民用型號上騙騙媒體和甲方使用者基本上是夠用了,但要想插進jsf這種美國主導的北約核心專案裡,恐怕還差點火候,不如我們控股一家歐洲小企業來的隱蔽……」
「另一方面,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下來,咱們跟歐洲市場的關係已經越來越緊密,也是時候考慮主動走出去了,有些時候,披上一層歐盟的衣服確實會更容易操作一些……」
聽到這裡,張振華的眼前突然一亮:
「我聽說,義大利的avioaero公司最近好像正在尋求新的投資,是不是可以考慮……」
從1997年開始,華夏和多家義大利企業,尤其是芬梅卡尼卡之間就結下了非常深厚的合作關係。
時至今日,在經歷了新舟60丶ac139丶nh90等多個型號的合作之後,雙方多少都已經形成了一些路徑依賴——
某種程度上,這並不能算是個貶義詞。
在外部環境穩定的情況下,有路徑可以依賴,未必就是壞事。
義大利畢竟是歐盟和歐元的創始成員國,以及申根國家之一,即便在經濟上再怎麼不爭氣,也比後來才加入歐盟的那些中東歐國家地位更高。
或者倒不如說,正是因為他在經濟上不太爭氣,所以才更容易成為華夏進入歐盟市場的跳板。
不過具體到avioaero這家公司,卻實在不太符合要求。
因此常浩南在猶豫片刻之後,還是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avioaero雖然在航空業界所佔的份額不大,但作為燃機巨頭的名氣很足,不適合作為我們出海的首戰,而且有傳聞說,通用電氣正在尋求收購avioaero的航空部門,在這個節骨眼上跟他們競爭,似乎不太合適……」
f136發動機是羅羅和通用電氣合作開發的型號。
到時候一看,發現某個自己曾經收購失敗的企業成為了核心子系統的供應商。
那可就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解決的問題了……
……
很快,已經在英國等了大半個月,人都麻了的任炳達,終於收到了來自國內的反饋。
當然,因為內容比較多,因此也是他那兩名部下親自帶過去的。
總結起來就是,可以同意,但需要再附加幾個條件。
他簡單看了一下,發現這些條件不算過分。
與其說是要求,還不如說是免責宣告。
因此,他很快在之前協議版本的基礎上新增了新的內容,然後,再一次找到了帕諾斯·沃森。
這一次,沃森的辦公室裡只有他和埃立諾教授兩個人。
此前一直和華夏方面對接的蒂姆·波迪卻不見了人影。
似乎是注意到了任炳達疑惑的眼神,沃森主動解釋道:
「得益於我們的……密切合作,波迪主管已經重新前往法國,和空中巴士公司展開遄達900專案空中測試的談判,應該很快就會宣佈最終結果了……」
遄達900的測試事故是羅羅的內部問題,因此,儘管調查報告還沒有最終生效,但至少在真正裝機試飛以前,已經不太會影響到後續工作的正常展開了。
「原來如此……」
任炳達點點頭:
「那希望接下來的工作一切順利……」
他並沒有在意對方把事故調查說成是「合作」的春秋筆法。
華夏這一波已經賺到了不少好處,在面子上讓一讓反而是可以接受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