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
就在常浩南一心撲在ae1500發動機和柔性轉子的研發上面時。
同樣在鎬京。
閻良機場。
包括梁紹修在內,大約二三十號人在停機坪上列成一隊,齊齊向東方的天空中看去。
顯然是在等待著什麼。
很快,一架體量不大的小型飛機出現在天際線上,迎著夕陽緩緩下降。
幾分鐘後,飛機後輪輕盈觸地,伴隨著短促而尖銳的摩擦聲,在剛剛修繕完成的跑道表面上留下了一道黑色的橡膠痕跡。
直到這時,多數人才終於看清楚了眼前這架飛機的外形。
從佈局上看,跟常總經常乘坐的那架挑戰者601有點像。
但纖長的姿態顯然比後者優美很多。
當然,尺寸也大上不少。
甚至乍一看上去,跟鎬飛集團參與制造的c808支線客機也差不了太多。
趁著飛機還在跑道上滑行的功夫,有人低聲湊到前排的梁紹修耳邊:
「梁總,這就是咱們要改造的那架飛機?」
「對。」
後者點了點頭:
「常總……呃,常院士他們和達索集團攜手打造的型號,我看資料是能在特定情況下平飛達到馬赫數092,航程更是有一萬兩千公里……」
「……」
作為一架已經投入有限商業運營的民用飛機,獵鷹8z的資料已經被宣傳得滿世界都是了。
不過,這些大而無當的引數對於平臺改造工作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
而真正核心的機體,以及翼核相關引數,別說是鎬飛集團,即便是參與了研發的航空動力集團,此前也始終沒有拿到過完整版本。
但現在,為了預警機的研發進度考慮,法國人顯然已經不太坐得住了——
不要小看這架起飛重量不到40噸的公務機。
這是華夏過去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雖然獵鷹8z的起飛重量並不比一架滿油滿掛載的殲11b或者殲轟7a大太多,但客機和戰鬥機在總體設計和製造要求方面的區別很大。
比如在原來的時間線上,arj21在設計過程中就有不少國外企業和機構參與。
而如今,雖然藉助c808和c909,華夏已經提前掌握了基礎型幹線和大型支線飛機的製造,但畢竟拿的還是別人現成的設計方案,再加上滬飛的研發能力也不太足。
屬於只知道怎麼造,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造。
所以法國人提供的這些資料,還是有相當大意義的。
就在眾人竊竊私語的功夫,這架刷著華夏國際航空塗裝的飛機就已經跟隨引導,停在了距離他們不遠的機位上。
早已準備好的牽引車趕緊開過去,從上面跳下來幾個工作人員,把牽引杆連線在了前起落架上。
在機上人員下來之後,他們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把飛機轉移到預先安排好的總裝車間內。
就在那架仍然在測試當中的空警2000隔壁。
很快,飛機艙門向下開啟。
但首先從裡面走出來的,竟然是個華夏面孔。
緊接著,才是迪迪埃·卡索雷率領的達索和泰雷茲聯合代表團。
作為聯合研發的產品,後兩者也將在鎬飛集團全程參與原型機的改進工作。
還是梁紹修首先認出了那名華夏人:
「劉總師?」
他迎上前去,和對方握了握手。
而法國人則順勢交給了接待部門的同志負責。
「您怎麼還親自跑一趟?」
劉永全有些無奈地笑了一聲:
「嗐……這架飛機的來頭特殊,我得親自過來和你們交接才行,另外還有幾個儀式需要我做代表參與……」
聽到這裡,梁紹修才又一次次注意到了飛機上的塗裝:
「說起來,這架飛機怎麼看著是國航的?」
前者擺了擺手,湊到近前壓低聲音道:
「其實跟國航沒什麼關係……上面有想法給專機單位更新一批中小型的公務機,這架算是達索交付給我們做先期試運營的,只是掛了個ca的註冊號而已,但是因為你們這邊要得急,沒辦法就把它給臨時拉過來了……」
由於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自己的客機,因此華夏的專機單位建設也是歷經波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