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

孟志中,應該是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總師,也是從東方紅一號開始就參與衛星設計的老同志了。

不過,他只當對方也是來和自己攀談幾句,因此還是以寒暄的淺顯方式回答:

「是……我和郭總在十一號彈和十三號彈兩個專案上都有過合作,算是老相識了。」

郭立強就是當年霹靂11實際負責研發任務的那位副總師。

後來常浩南開發被動定位技術的時候,又跟他一起在巨大r33彈體的基礎上改出了一個對空/對地通用的大型彈。

目前已經進入試裝階段,和霹靂11/12一起成為了殲10和殲11的主力機載武器之一。

算是挽救了華夏空軍那豐富程度堪稱可憐的空對地武器庫,也讓戰鬥機飛行員在祖傳火箭彈以外終於有了第二個對地科目可以練……

照理來說,倆人這就算是認識了。

不過,對方卻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

反而話鋒一轉:

「我記得……常總在青鸞一號星座之後,下一步應該是準備在更大的衛星平臺上做通訊技術驗證?」

聽到這個問題,常浩南直接就是一愣。

隨即意識到,這位孟院士恐怕不只是來搭兩句話。

而是真的有事要談。

邊上的宋聞聰這時候也找了個理由,起身離開。

雖然能在這個場合下談的,肯定不會是什麼高度涉密的東西,但他畢竟屬於無關人等,還是避開為好。

「確實。」

告別宋院士後,常浩南點了點頭:

「大體情況已經報上去審批了,具體分配下來應該是實踐七號衛星群。」

這個事在航天科技集團內部不算秘密,對方問一句也只是作為鋪墊而已。

所以根本沒必要藏著掖著。

「是這樣常院士……我們這邊有個新技術,現在地面測試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所以想要找一個衛星平臺搭載……」

常浩南聞言有些奇怪:

「也不是我不願意……但實踐七號系列預計用的是東方紅三平臺,體量本來也不算特別大,我們計劃在上面搭載的通道數量又多,任務載荷已經非常緊張了……」

「而且孟院士,照理來說,您牽頭的專案,應該不用搭車搞驗證吧?」

進入21世紀之後,華夏的火箭發射頻率雖然還是比不過那些傳統航天強國,但也比過去豐富了不少。

加上他手頭的型號表面上是氣象衛星,但其實也和海洋一號差不多,承擔一部分軍用遙感技術的測試任務。

按理來說,就算風雲一號的四顆星都已經發射,他應該也有單獨搞一顆技術驗證星的能力。

「其實也不能算我手頭的專案……而且這個任務,怎麼說呢……」

孟志中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

「載荷很小,還離著目前的實際應用比較遠,所以不管誰來,也得找機會搭便車才好上去……但偏偏還需要對衛星結構進行改動,沒辦法放在功能星上面……」

確實是有點彆扭。

但常浩南反而來了興趣:

「具體說說?」

「常院士應該知道北斗吧?」

這問題顯然屬於廢話,所以孟志中也根本沒等著常浩南迴答,便直接繼續道:

「範本餚範總師希望,等到未來完整的北斗系統建成之後,自身能夠實現,同時也賦予其它組網衛星自主定軌丶自主校準的能力,一方面是提高在極特殊時期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能解放地面測控站的壓力……」

「馬上要發射的實踐六號每組只有兩顆衛星,本身無法形成組網,所以只有常院士您這邊的實踐七號滿足要求……」

常浩南這下聽明白了。

所謂「極特殊時期」,也就是戰時。

雖然物理摧毀衛星的技術尚不成熟,但干擾衛星軌道的辦法卻有很多。

能夠自主定軌,也算是提升了反制水平。

包括對於他自己希望建設的中低軌道通訊網路也大有裨益。

要說支援,那肯定是支援的。

但實踐七號畢竟首先要滿足自己的要求,所以他沒有馬上回答,而是進一步確認道:

「我們的衛星群本身就需要多次變軌,所以統一雙組元推進系統的燃料比較緊張,留給你們做定軌測試的餘量……恐怕不會很多。」

眼見著常浩南沒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