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療效
「你們都已經在準備登陸火星的事情了?」
常浩南半是正經半是玩笑地問道。
雖然在這條時間線上,華夏航天工程幾個重大專案的時間節點都沒有明顯提前,但真要論基礎研究的話,進度其實並不比堪稱日新月異的航空領域慢多少。
只不過因為新一代運載火箭還處在研發當中,所以很多計劃都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欒文傑並沒有直接否認,只是笑著擺了擺手:
「登陸火星倒是還有點遠……」
「但我們現在已經證明了可以維持航天員在地外空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一步也該啟動有關地外行星探測的技術預研了……像是原位材料改性和應用這種核心課題,只要有理論上的可行性,就應該被納入到預研專案當中來」
裝備一代,設計一代,預研一代。
不僅軍工口,華夏多數研發專案都採用了類似的工作方式。
只不過,畢竟不是所有裝備都有著和戰鬥機一樣明確的分代,所以在具體表述方面肯定有一定差別。
在確定對方是來真的之後,常浩南也收斂起臉上的笑容:
「我們目前對火星表面的探索還停留在比較初步的狀態,所以不好直接下定論說表面風化層裡面到底含有哪些成分,而且如果真要在火星……或者任何宇宙空間進行種植的話,無土栽培技術應該已經很成熟了才對?」
實際上,國際空間站那邊從一開始就有過直接在裡面種菜的提議,只是04年這會幾個實驗艙都還沒有建成,所以還沒有真正啟動而已。
僅從上一世的情況來看,結果還是比較樂觀的。
最麻煩的反而是失重環境本身。
但如果是在一顆地外行星上,那反而也沒這個顧慮了。
「我不是說植物……」
欒文傑直接回答道:
「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說,火星大氣中的氮氣含量很低,恐怕很難支援地球上常見的植物生長,而如果要用微生物或者藻類去改變整個星球的環境……那肯定不是我們這一代人能考慮的事情了。」
說到這裡,他又話鋒一轉:
「實際上,我們考慮的是用火星原位材料進行必要的生產和建造工作……」
這下,常浩南終於瞭然。
如果只從維持生存的角度出發,那麼人類對食物的需求量其實相當有限,而水和空氣的迴圈利用即便對於目前的航天產業來說也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技術。
所以這些東西就算從地球上運輸過去,也完全可以接受。
但要是其它消耗品和原材料也用火箭往火星上面發射,成本就有些過於離譜了……
他低頭沉思了片刻:
「從原理上講,由空間風化作用形成的材料粒子會比地球上的常見沙土粒子更加鋒利所以更容易形成具有良好互鎖效能的堅固材料,另外,像玄武岩或者類似岩石的風化產物,也可以用於製作纖維……」
「但目前還欠缺的,一是首先必須知道風化層的化學成分,然後才有可能判斷改性的可行性,或者是進一步給出具體的改性方案,另外就是火星表面的環境和地球不同,很多我們在地球上認為可用丶好用的材料在那邊有可能出現一些未知問題,這些都需要提前進行驗證……」
「……」
反正只是二人之間的交流,因此常浩南的口風也沒有繃得特別緊,直接把腦子裡目前能想到的問題全都給講了一遍。
光是這麼個流程下來,就花了差不多二十分鐘。
直到常他感覺口乾舌燥,回頭準備拿瓶水的時候,才發現剛才對方竟然並不只是聽著,而是已經拿了個本子,把剛才那些全都給記了下來。
注意到常浩南那震驚的眼神之後,欒文傑也隨之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接著把筆放到一邊:
「我來總結一下,你看看還有沒有什麼疏漏。」
說完也不等前者點頭,便繼續道:
「首先需要獲取火星表面風化層的形貌以及成分資料,最好是可以進行取樣返回,以進行詳細分析。」
「隨後是以風化層為原料,在地球表面進行改性測試,並找到在技術上可行的改性方案。」
「第三是將改性後的火星原位材料,或是性質相近的地球材料部署在火星表面進行測試,以驗證其暴露在火星大氣和輻射環境當中的耐受能力。」
「再然後,把改性原料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