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

明確,就是要和目前國際市場上期貨的漲價趨勢針鋒相對。

而對於希望藉此控制華夏市場的美國來說,這顯然不算是個好訊息。

當天的稍晚些時候。

華盛頓特區,西南14街201號。

農業部長安·維尼曼看著眼前一張來自華夏的報紙,面色陰晴不定。

當然,作為一個美國人,她肯定是看不懂漢語的。

因此,坐在對面的部長助理謝爾蓋·艾德蒙正拿著一份報告介紹情況:

「根據華夏方面的公開報導,他們計劃在10年內新建至少700萬英畝的高標準農田,其中先期的試點工程現在已經開始動工,根據衛星偵察結果判斷,涉及到的面積不小於40萬英畝……」

「奇怪……華夏方面近幾年不是正在執行把耕地恢復成森林丶草原和湖泊的政策麼?」

維尼曼部長一副見了鬼的表情:

「他們從哪裡來的那麼多土地?」

21世紀初這會,華夏每年進口的大豆總量大約是1000萬噸出頭。

其中來自南北美的大概佔六成。

在這樣的基數下,如果在其本土突然增加百萬噸級別的年產量,那確實會對市場平衡產生明顯影響。

要知道,期貨市場的玩的就是一個情緒。

如果任由對方把恐慌平緩下來,那麼還真就很有可能平安渡過這次危機。

到那時候,藉機做多的投機客們不說血本無歸,至少也得賠掉褲子。

「報導沒有明說。」

艾德蒙回答道:

「但是從他們的宣傳口號來看,似乎是開墾了原本退化過的草場……」

聽到這裡,維尼曼微微皺了皺眉:

「這件事情務必調查清楚……」

「就算不能干擾他們的開墾行動本身,也要想辦法讓市場認定,這些農田至少在幾年之內不可能有效產出任何作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