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2章 五種構型

一分為二後,便成了那個專門負責送人上西天的單位。

在幾年前的世紀之交,他們從巴拉諾夫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手裡拿到過一部分基於5v28飛彈開發的「冷」計劃資料。

不過至少在原來的時間線上,並沒有證據表明這些資料和華夏最終服役的高超音速武器有直接的技術聯絡。

「所以他們兩個部門也會派人一起去麼?」

他一邊飛速思考一邊問道。

「會,但不是一起。」

李忠毅回答道:

「上級希望能分別單獨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以免你們之間的看法相互產生影響……」

這個回覆讓常浩南內心一緊。

顯然,這並不是單純的討論。

而是相當高階別的決策參考。

「那我準備一下。」

常浩南說著看了下電腦螢幕。

資料夾裡面,正靜靜地躺著十幾份早已經整理好的相關資料。

電話那頭的李忠毅猶豫了一下,不過最後還是囑咐了一句:

「常院士,這次報告,下面雖然也有些專業人員,不過主要是領導,所以儘量縮減一下理論……尤其是理論數學部分的篇幅,我擔心大家接受不了……」

常浩南滿頭黑線:

「放心,我有數的……」

結束通話電話。

話是這麼說,但他原來準備好的內容肯定不能原樣搬上去了。

決策層不關心,也不需要關心爆轟方程到底怎麼給出全域性解,而高精度雜交格式又是如何在氣相爆轟計算中得到應用。

所以重點應該在於——

常浩南重新開啟一個word文件,並在第一頁敲下了一行標題:

《論高超聲速飛行器設計佈局最佳化的必要性與特點》。

……

資料還是那些資料,只需要重新整理一下即可。

按照要求,常浩南在報告當天早早就來到了京西賓館會議樓。

有些出乎他預料的是,在工作人員指引下來到的,卻是一間面積並不大的會議室。

即便算上明顯是臨時加的座位,也只有大概二十個而已。

至於緊隨其後陸續到位的參會人,甚至比上次拍板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中也包括喬晨青丶陳丙德等軍隊決策層的大佬。

甚至他們二人,都不能坐到最中間的兩個位置……

看到正在講臺上做準備的常浩南,和他比較熟悉的喬晨青本來還想著上去打個招呼。

但還沒等起身,就聽到擴音器中傳出報告準備開始的聲音。

幾乎與此同時,兩名身穿無銜軍大衣的老者出現在了門外……

「各位首長,今天我十分榮幸,能夠在這裡彙報關於我國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發展情況以及一些最新的研究進展……」

即便是常浩南,面對眼前這個局面,也破天荒地有些緊張。

就連語速都跟著變快了不少。

「我國對於高超聲速理論的基礎研究起步很早,尤其八十年代末以來,已經透過數值模擬和小尺度試驗,對氫燃料燃燒的流場形態丶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基本概念丶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制導和控制率等領域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與先發國家的差距也主要在於氣動佈局設計和飛行測試方面……」

「儘管我個人對於數值模擬的認知仍然有限,但從過去進行過的一些研究來看,高超聲速飛行器不同於常規亞丶跨丶低超聲速飛行器,其設計最佳化存在三個特點……或者說是難點。」

「一是特殊氣動佈局造成的機體推進一體化,由於高超聲速飛行器普遍使用超燃衝壓或組合推進發動機,對工作條件要求頗高,產生的動力並不富裕,因此設計過程必須圍繞著發動機的要求而展開,使得高超聲速飛行器機身和超燃衝壓發動機機呈現高度一體化特徵……」

「二是多目標最佳化設計複雜……」

「三是由第二條所衍生的,適應大規模複雜多目標問題的全域性最佳化演算法……好在得益於上級提供的支援和幫助,我的課題組已經在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需要大量高還原度試驗的資料支援……」

隨著內容來到自己越來越熟悉的領域,常浩南也逐漸進入了狀態。

當說到這裡的時候,他還特地觀察了一下下面聽眾們的狀態。

還好,並沒有人表現出什麼負面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