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上一次氫氧爆轟所產生的衝擊波,可以完全衝破a2-a4號膜片,對a5和a6號膜片只能產生部分破膜效果,再往上則完全無法衝破……」
這個時候,又有幾名工作人員從隔壁房間內用小車拖來兩個分別是綠色和天藍色的氣瓶,並在實驗室兩邊各自接入一根橡皮管。
緊接著,屋子裡便響起了氣泵的聲音。
姜宗霖的介紹也同時被打斷。
「常院士,現在已經開始給驅動段充氣了,我們去控制室觀察情況吧……」
當二人換好實驗服,來到位於一牆之隔的控制室時,螢幕上的充氣過程已經進入了穩定階段。
常浩南朝旁邊的線上監測儀表瞄了一眼,發現氫氣喉道設定的氣源壓力55pa,而氧氣喉道設定的充氣壓力為41pa。
考慮到二者的直徑差,正好是大概2:1的體積比。
幾分鐘後,操作檯上的三盞紅燈同時變綠,表明風洞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開始點火。
「常院士,要不您來?」
姜宗霖朝控制檯上標註著「啟動」二字的按鈕示意了一下。
常浩南稍作猶豫,倒也沒有推脫。
自打重生之後,他已經有快十年功夫沒幹過類似的活了。????回憶一下……也好。
帶著這樣的想法,常浩南走上前去,將右手食指按在了電鈕表面,等待旁邊的操作員開始倒數。
不過,在有人念出第一個數字之前,他反而聽到了一陣明顯吸氣聲。
轉過頭看了一眼,才發現姜宗霖正露出一臉馬上就要上考場時的決絕表情。
這讓他差點笑了出來:
「姜研究員,我都不緊張,你緊張什麼?」
有點繃不住的姜宗霖暗自翻了個白眼,心說你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這小場面當然不緊張。
但我是第一次用自己推導和分析出的演算法來指導設計工作,心理負擔當然不一樣……
不過,腹誹歸腹誹,被常浩南這麼一打岔,他心裡反倒放鬆了不少。
「3……」
姜宗霖沉聲開始倒數:
「2……1……」
「啟動!」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常浩南用力按動了那個自己熟悉又陌生的按鈕。
下一個瞬間,在驅動段內部,一縷淡藍色的弧光從點火點的電極尖端迸發而出,與容器內的早已交融合一的氣體觸碰。
按照最完美比例混合在一起的氫氣和氧氣綻放出耀眼奪目的光芒,如同狂熱的火焰精靈,將整個空間化為了一個無比絢爛的火球。
接近4000k的溫度和超過音速十倍的衝擊波,讓氣壓瞬間達到了數百倍於原來的水平。
本來,這個過程應該只能持續幾個微秒而已。
但就在由於氣體爆轟而產生的氣壓峰值快要降低時,衝擊波的波峰恰好到達了激波反射腔內部,將壓力相對平緩地分攤在了未來幾十毫秒內的時間段當中……
「噗——」
對於身處控制室的眾人來說,他們只能聽到氣體被點燃時的微弱聲音。
不過,雖然所有人都無法觀察到風洞內部的情況,但預先設定好的感測器卻已經把資料忠實地反饋到了隔壁的電腦螢幕上。
在不到01秒之後,一切,重新歸於平靜。
「呼——」
看著眼前的駐室壓力曲線圖,姜宗霖稍稍鬆了口氣。
平衡壓力8753pa丶峰值壓力158474pa丶穩態持續時間5631s……
和他事先的計算結果差距很小。
大概在10上下浮動。
對於一種以爆炸作為動力的行為來說,這已經是相當不可思議的精度了。
大約二十分鐘後,回到風洞實驗室的技術人員把激波反射腔出口處的金屬膜片取了下來。
十字溝槽已經被氣壓衝開,但又並沒有被完全衝破。
完全驗證了剛才電腦上面所記錄的資料。
姜宗霖的臉色,總算徹底放鬆下來。
稀稀拉拉的掌聲在控制室當中響起。
不過緊接著,就變得如同潮水一般。
甚至還夾雜著幾聲歡呼。
儘管出於嚴謹考慮,後面還需要進行一系列不同條件下的補充實驗,但有了這個開門紅,至少意味著整個設計方式正確無誤。
而對於常浩南來說,相比喜悅,他此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