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下班了。」
門外之人,正是那位還不是院士的研究所所長,丁仲理。
以及他的副手,吳元福研究員。
「我正準備下班……」
丁仲理看著辦公桌後面老夥計的表情,似乎猜到了什麼:
「這是找我有事?」
「沒錯……我本來準備明天上班之後聯絡你來著。」
李廣杉趕緊招呼外面的二人進來:
「你看看這個。」
說著把面前桌上的檔案遞給了丁仲理。
後者有些好奇地把公文包放在一邊,然後接到手中:
「評估未來20-50年內氣候變化對我國中西部地區生態承載力的影響……」
檔案不長,區區兩頁紙而已。
但就是這幾百個字的內容,卻讓他的心情在幾秒鐘內坐了好幾輪過山車。
對於丁仲理來說,這個任務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難度。
甚至研究所層面過去就做過類似的報告。
但很多時候,生態環境領域的爭議並不出在技術上。
而是立場上。
環境保護作為自20世紀後半葉以來最頂格的政治正確之一,發展到21世紀的今天,可以說遍地都是生意。
這也正是丁仲理作為資深院士的弟子,即便榮譽傍身但至今都沒能評上院士的原因之一。
而旁邊的吳元福顯然更為直接:
「李書記,上級在這麼個不當不正的時候突然要求搞氣候評估……是準備調整碳排放政策?」
聽到這個問題,原本面色平淡的丁仲理瞬間眉頭微皺——
這也是他所擔心的事情。
自從四年前華夏加入wto,國際上就開始從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兩個領域對華夏施加壓力。
單把這兩件事拎出來說,那肯定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但結合時代條件則未必然。
在他看來,華夏如今正處在經濟建設,尤其是工業建設高速發展的階段。
環境保護先放在一邊不提,碳排放權那是必須要保證的。
再者說以發達國家為主制訂的減排策略極不公平,哪怕出於國家尊嚴考慮,也決不能答應這種新時代的不平等條約。
而李廣杉則無奈地搖了搖頭:
「我也不知道……上級對這件事口風很緊,我透過不少渠道打聽,都沒漏出來半點風聲……」
「……」
一陣沉默過後,他把目光轉向丁仲理:
「我說老丁,你是這方面的專家,又是我們研究所的所長,這個評估肯定要你來牽頭。」
「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迂迴策略,先發表一些更貼近主流學界的意見,至少把院士頭銜給解決下來,這樣以後你再說話也更有分量嘛……」
李廣山並非技術人員,好在自我定位非常清晰,即便作為書記,也很少提出業務層面的建議。
這一次,實在是憋不住了。
他倒不是對自己搭檔的立場有什麼不滿。
只是考慮到對方作為科學院一所之長,屢次因為各種阻撓而無法當選院士,也實在不是什麼長臉的事情。
好歹講究一下鬥爭的方式方法呢?
先服個軟,等當了院士以後想發表什麼意見,還不是你自己說了算?
不過這個時候,丁仲理在心中已經做出了決定。
「李書記,我知道你是為我,也是為研究所的發展考慮。」
「我已經考慮好了。」
李廣山和吳元福二人同時看向了他。
「科學,是要堅持自認為正確的事情。」
丁仲理把檔案放回到對方面前:
「科學,沒有主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