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裡面必定還有一些跟預警機不直接相關,但同樣十分重要的內容。
「不光是這樣。」
李忠毅把報告調轉180°推到常浩南面前,接著端起水杯:
「據說阿布達比王室私下裡向特拉維夫方面提出了措辭嚴厲的外交抗議,最後還是美國出面調停,才勉強把這事給壓下去。」
相比于軍人作風丶日常不苟言笑的丁高恆,李忠毅則更像是那種標準的技術官僚。
平日裡一副老好人形象,讓外人很難猜透心思。
但要是有人真覺得他憨厚可欺,那免不了要吃大虧。
常浩南拿過報告,飛速翻了兩頁。
內容剛好是測試第一天,代表團在接待室和國王宮裡面的所見所聞。
甚至都不用面對面,單從字裡行間就能感受到撰寫人的興奮。
如果不是公文對體裁格式有要求,恐怕都能寫個劇本出來。
「好啊,好!」
常浩南長出一口氣,抬手在報告上面彈了兩下,發出清脆的啪啪聲:
「他們總歸也有今天!」
這裡都是自己人,用不著裝模作樣。
李忠毅的心情顯然也很不錯,只是長期以來的工作習慣讓他幾乎快要失去了情緒爆發的能力,所以只是露出了自己標誌性人畜無害的笑容:
「除了四架預警機以外,這次競標還促成了阿布達比王儲和我方駐外高階代表之間的一次額外會面。」
「對方表示,期待能夠加深與我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尤其是希望能獲得來自我國的投資,至於具體內容,都在那份檔案裡面了。」
他說著指了指常浩南手中的報告:
「我也是開會之前才剛剛看完……當然,估計他們也和法國人說了差不多的東西。」
這一次,常浩南並沒有馬上表露態度,只是快速翻閱了一下後面自己沒看過的部分。
內容倒是不出他所料。
一開始基本就是阿方希望瞭解華夏經濟的最新動態和未來目標,推動兩國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實現共同繁榮云云。
後面則詳細列出了阿聯自身具備的十項核心競爭力,以及目前可以給到外國投資者的優惠政策。
能看出來,並不是單純的場面話,而是真的準備要乾點實事。
唯一的問題是……
有點太早了。
如果這些內容放到十幾年後的一帶一路時期,那絕對有無數華夏企業嗷嗷叫地往裡衝。
但這才2004年。
華夏自己還在大規模對外招商引資呢,對外輸出資本和技術的經驗非常欠缺。
極個別的成功案例,還是常浩南主持下搞出來的樣板工程,並不具備大規模的可複製性。
而李忠毅之所以專門把他找來,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果然,看著低頭不語的常浩南,李忠毅很快正色道:
「常顧問,關於這項建議……您有什麼想法?」
「很難,主要是沒有抓手。」
前者非常坦誠地搖了搖頭:
「如果這是個歐洲國家,或者非洲丶東南亞的欠發達國家,我們還勉強能發揮優勢,依託對方急需的技術或者產業進行投資或者合作。」
「但阿聯像樣的產業就只有金融和石油,金融咱們在國內都還玩不太明白,出了國門恐怕要被國際資本大鱷亂殺,至於石油……」
常浩南沒有繼續說話,只是抬頭看了一眼對面的李忠毅。
對方在調來工建委之前,就在石油系統裡摸爬滾打多年,當然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繞。
直白點說,只要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還在北印度洋遊弋,那任何跟石油相關的投資都只能徐徐圖之,以免刺激到如今正在兩河流域發瘋的美國人。
「確實,存量競爭短期內想都不要想……」
李忠毅也露出一抹苦笑。
石化系統在這方面不是沒有嘗試,但只能說得到的教訓多過經驗:
「除非能針對阿聯那邊搞出什麼增量市場,那倒還可以嘗試一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