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
秦嶺01號的機艙裡,季平峰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節流閥和操縱桿,儘可能不讓飛機的正六點方向落入對手的瞄準環當中。
實際從揚長避短的角度出發,空戰訓練大綱要求殲11b應當避免陷入和高敏捷性戰鬥機的水平纏鬥。
但一方面,這種攔截驅離任務的要求和空戰畢竟有所區別,不能簡單一概而論。
另一方面,在多功能顯示器的資訊介面上,另外四個己方目標點正在從內陸方向高速靠近。
這正是季平峰等待了許久的反擊時刻。
在預警機上指揮員的指揮下,淮河小隊的四架飛機在作出一副準備返航的姿態之後,卻並沒有真的降落。
而是利用殲11b巨大的航程,來了一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由秦嶺1隊負責與對手糾纏。
而淮河小隊在閩北山區的低空待機隱蔽,只透過資料連結收己方飛機的位置和高度資訊。
等到戰場被拉入2000米以下之後,再迅速前出並進行爬升,儘可能在被對方預警機發現之前佔據足夠的高度優勢。
最後用7對3的絕對數量優勢趕跑敵人。
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了對手的e767距離華夏海岸線更遠,且an/apy2機械掃描雷達並不擅長對低空目標進行探測的缺點。
以多打少加上以逸待勞,說起來肯定有點勝之不武的嫌疑。
但眼下卻不是講武德的場合。
季平峰頂著讓人眼前有些發黑的過載艱難抬頭,瞄了一眼座艙上方的後視鏡。
就在援軍即將加入戰場的最關鍵時刻,那架已經咬住自己側後半球的f22卻突然調整襟翼角度,開始朝反方向滾轉。
電光火石之間,他判斷出,對方應該是已經發現了正在趕來的援軍,準備見好就收。
「對面要溜,全體放棄纏鬥,準備追擊,咬住他們!」
在這種瞬息萬變的時候,任何花裡胡哨的技術都不如語音好使。
下達指示的同時,季平峰猛地轉動操縱桿,拼著損失一定能量,進行了一個緊湊的180°轉彎,準備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對敵人的反咬。
但又一次地,f22體現出了它無與倫比的加速效能。
在接下來不到一秒鐘的時間裡,季平峰看到敵機進行了一次幾乎和他相同幅度的超機動轉彎,接著整個機體表面被一團渦流形成的霧氣完全覆蓋,如同一朵雲在海天線上飛速移動。
這當然不意味著對方已經突破了音速,但仍然是幾乎突破了一般認知的低空機動性。
照相槍在大約3-4k的距離上捕捉到了一個畫面,只不過考慮到就連飛行員都很難從一團水霧中清晰看到對方飛機的樣貌,所以最終得到的照片幾乎必定模糊不清。
對於這種有節制的鬥法而言,最好還是能拿到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尤其是在己方剛才還小吃一虧的情況下。
稍稍平緩了一下呼吸,季平峰左手把節流閥推動到底,準備繼續追擊一段距離試試。
但即便只靠肉眼,也能看出雙方的距離正在不斷拉遠,恐怕並沒有什麼再次追上的可能。
「秦嶺1隊,你們注意一些,追擊不要過於深入。」
無線電中傳來了語氣沉穩的提醒:
「我們的燃料已經報警,必須得返航了。」
參與本次行動的飛行員都已經集中駐訓了差不多半個月左右,所以季平峰能夠聽出,這是淮河01號駕駛員的聲音。
後者顯然是在擔心,如果己方失去數量優勢,對手可能會選擇重新殺個回馬槍,到時候就麻煩大了。
「收到!」
隨著飛機改平,這會兒季平峰的腦子也重新冷靜下來——
面對眼前這種解放軍第一次遭遇的對手,相比於用照相槍鬥氣,顯然還是記錄對方的目標特徵更加重要。
尤其f22此時正在用rcs最大丶紅外特徵也最明顯的尾部對準自己。
如果錯過這個機會,那才是追悔莫及。
於是,他在無線電中發出了新的指令:
「秦嶺1隊,開啟雷達和irst,不要用鎖定模式……儘量收集對方的訊號特徵,帶回去給上級分析!」
……
另外一邊,羅賓遜上校再三確認對方已經徹底被自己甩開,然後有些氣急敗壞地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