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6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

一陣沉默。

顯然,並沒有人能給出回答。

這樣一篇論文出現在arXiv上就已經很不正常了,後面再發生點其它更不正常的事情也很正常……

漢密爾頓只好把文件往下翻。

然後,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不是佩雷爾曼,而是常浩南。

大概半年之前,他就在給《數學年刊》審稿的過程中看到過這名作者的文章。

漢密爾頓甚至還能清晰地記得那篇文章的內容。

其中一個結論便是,利用裡奇流完成的拓撲手術,可以用來構造幾何結構,從而把不規則的流形變化為規則的流形。

那個結論,對於他在學術圈中的地位,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而既然上一次常浩南就選擇了數學年刊進行投稿,那這一次,哪怕是按照慣性,繼續選擇數學年刊似乎也應該是很合理的……

漢密爾頓甚至想直接掏出手機,給米凱爾·拉格斯泰特打個電話,詢問是否有這麼一篇文章投稿。

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

一方面,畢竟都是學者,還是要矜持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看到了這篇論文。

而出版社,無論是哪一家,都顯然還沒看到。

否則這麼大的事情,早就該直接聯絡所有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了。

這意味著,相比於約翰·摩根、布魯斯·克萊納、瓦倫丁·貝納胡等同行,他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等某個編輯看到,再找人審稿的時候,他作為幾何拓撲學路線的代表人物,又比別人更早看到論文。

大機率可以作為審稿團隊的主導。

沒必要節外生枝。

抱著這樣的想法,漢密爾頓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電腦螢幕上。

搞學術就是這樣,論文作者只需要埋頭科研就夠了,而審稿人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然而,沒過多長時間。

漢密爾頓的笑容逐漸僵在了臉上——

儘管在摘要和介紹中多次提到了裡奇流,甚至引用了他當年把裡奇流引入到拓撲學中的成果,但是……

又不太一樣。

“怎麼樣,漢密爾頓教授?”

看著臉上表情變幻莫測的漢密爾頓,懷爾斯開口問道。

“不對勁……”

漢密爾頓喃喃道。

懷爾斯一愣,還以為是對方已經發現了論文裡面的錯誤:

“唉……果然還是有問題麼……”

雖然算是意料之內,但總歸還是有點惋惜。

一來是沒能真的見證歷史。

二來是沒能看到七大數學難題現場變成六大的樂子。

然而,漢密爾頓卻搖了搖頭:

“不是論文有問題。”

三道疑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

“是我有問題……”

“Ah?”

懷爾斯被這句話搞得有些發懵:

“你不是裡奇流理論的創始人麼?”

“嗯……我過去也這麼以為。”

漢密爾頓仍然目不斜視地盯著螢幕:

“但是現在不太確定了……”

“什……什麼意思?”

剛剛一直沒說過話的孔採維奇面露不解。

漢密爾頓面露苦惱地搖了搖頭:

“雖然也用到了裡奇流,但他們的思路……完全不同。”

“看這裡,他們把裡奇流構建在林德勒夫空間裡面。”

“還有這裡,對裡奇流進行手術,從而在奇點產生之前就找到,而且把它給消除了,這是我過去十幾年一直致力於做到的事情……”

“……”

僅僅在論文的前五頁,漢密爾頓就已經羅列出了十來項要點。

全都是論文的思路中跟現有理論不同的地方。

可以說,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理論框架。

“但是……”

懷爾斯皺了皺眉:

“你剛剛的翻頁速度……就像是在看一篇自己寫的論文一樣。”

“我的意思是,如果他們真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框架,不是應該非常難以理解才對?”

聽到這個問題,漢密爾頓終於抬起頭來:

“如果這篇論文是佩雷爾曼一個人寫的,我相信確實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