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昌的心裡已經信了七分。
他把聽筒夾在耳朵和肩膀之間,騰出雙手開啟瀏覽器,然後輸入郵箱
很快,一張不太清晰、但仍然勉強能看清的照片,以及一份PDF文件被下載到了他的桌面上。
常浩南已經把電話切換到擴音狀態,正在跟賀廣佑以及翟明國二人一邊喝著茶,一邊等著對方的回應。
他們倒也不急。
雖然是跨省長途,但反正用的是學校的電話。
而另外一邊,莊秉昌也很快把話筒放到了旁邊的桌面上——
倒不是他維持不住剛剛的姿勢,而是文件裡面的內容!
沙漠土壤化!
往小了說,可以在沙漠中,至少沙漠邊緣地帶創造綠洲,從而逐步控制,甚至縮小沙漠的面積。
而往大了說……
那就牽扯到華夏的糧食安全問題了。
作為作物育種專家,莊秉昌自然有這點判斷力。
哪怕這種被轉化過來的沙質土壤無法種植主糧作物,但耕地面積增加總歸是沒任何壞處的。
了不起乾坤大挪移,把一些適合的經濟作物弄過去,再把騰出來的地種主糧就完事了。
而對方之所以會聯絡到他,則是因為在沙漠到土壤的轉化過程中,需要用到耐旱、耐鹽鹼的大豆或(和)苜蓿作物。
而這,恰好本來就是他的研究方向。
實際上,莊秉昌手頭現在就有一種耐旱品類的大豆正在試驗田裡面。
可惜是轉基因作物。
甚至轉的還是一種寒帶魚類的基因。
在生物系統分類中,屬於跨界操作。
哪怕是在沙漠地帶,要想大面積耕種,恐怕也無法得到批准。
“常教授,我對您的建議很感興趣。”
莊秉昌重新拿起話筒:
“但在作出決定之前,我必須和你說明一件事情。”
“您說。”
常浩南慢悠悠地喝了口茶,語氣平淡地說道:
“作物育種,尤其以雜交為手段的傳統手段育種,很多時候運氣才是決定性因素,而且週期非常長。”
莊秉昌回答道:
“所以,就算加入,我也不能保證在某個固定時間限制內就拿出……”
說到這裡,他的聲音戛然而止。
本來,莊秉昌是想給常浩南打個預防針。
毫無疑問,對方屬於那種天才型別的科學家。
一般來說,和這種人合作,在收穫很大的同時,壓力也會很大。
他倒是不怕壓力,但問題在於農作物可不會管你壓力大不大。
長不出來就是長不出來說什麼都不好使。
但話說到一半,莊秉昌突然想起來了一件事。
就是剛剛他還在苦惱的太空育種問題。
常浩南作為京城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雖然本人是搞航空的,但是和航天領域似乎……也多少應該沾點邊才對。
“喂?莊研究員?”
電話那邊的常浩南聽到對方突然沒了聲音,還以為是訊號的問題:
“能聽到我說話麼?”
不過莊秉昌的聲音很快又重新傳了過來:
“常教授,如果您能夠幫我爭取到神舟飛船上的一個名額的話,那麼育種成功的機率至少會大上很多。”
太空育種說穿了就是窮人靠變異。
至於變異出來個啥那就全看命了。
但只要一次帶上去的種子夠多,總能開盲盒開出點有用的東西。
實際上,莊秉昌剛剛猜錯了過程,但沒猜錯結果——
常浩南和京航大學的航天院並不算熟,但他確實和航天口關係很密切。
畢竟國家航天局同時還掛著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一司的牌子。
但前者卻會錯了剛剛那句話的意思,還以為這個名額的意思是莊秉昌自己想要上天。
於是心中直接就是一驚,差點把嘴裡的茶水都噴出來:
“啊?”
“莊研究員,這神舟飛船,明年發射的神舟二號,甚至後年的神舟三號,都是不載人的全狀態飛船,而且就算載人,也不可能讓您一個非職業的上去……”
其實這也不能怪常浩南放飛自我。
畢竟在他重生之前,已經有一位載荷專家身份的非職業航天員跟隨神舟十六號上了天。
甚至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