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砂土地基承載力實驗,發現A片區的樣品在瞬時提高載入應變率後,剪應力瞬時提高,但將隨著載入過程逐漸回落到原載入曲線上……”
簡單來說,呂進輝的發現,是這一片區的沙漠砂有取代河砂作為混凝土成分中細砂和中砂的潛力,只是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摻混改性的試驗。
這麼看來,剛才翟明國表現出的興奮也就可以理解了。
雖然眼下這功夫,河砂尚且不算什麼稀缺資源,但隨著全國範圍內城市化的加速,以及近些年地產行業那堪比火箭起飛的崛起速度,純天然的建築材料遲早有一天將無法滿足建築行業的天量需求。
但相比於河砂,沙漠砂堪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即便只是一片沙漠中的一個區域,也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即便沙漠資源屬於國家,沒辦法直接變現,但對於他們這些研究人員來說,重點也不在於此。
而是最近幾年,這類跟大基建相關的專案,相對更容易參與到國家級科技獎項的評審當中。
更進一步地,國家級科技獎項,又是晉升院士境的必要條件……
在華夏科學院工作,而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又恰好處在剛剛合併,青黃不接的功夫。
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
不過,理解歸理解。
常浩南卻稍微有點失望——
這確實很可能催生一系列有重大意義的成果,但卻並不是他感興趣的領域。
當然,也就是一點點。
畢竟,不管怎麼說,呂進輝的檢測結果已經證明了資料降維技術的有效性。
而只要有了這第一次應用,就不愁第二次、第三次……
要知道,高階資料降維,是跟數值計算方法一樣,屬於方法論級別的東西,也足以支撐起另一個體量和TORCH Multiphysics相仿的工具體系。
甚至是,一個新的行業。
只要能推廣開來,不愁挖掘出常浩南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不過,能看得出來,大部分人對於這個結果還是很感興趣的。
趁著呂進輝介紹完這一段的功夫,
“小呂,我看你嘗試用沙漠砂跟河砂摻混製備出來的幾組混凝土樣品,強度表現一般,但是韌性似乎不錯?”
“這個……我們研究的主要還是地質,而不是土木,所以這些混凝土樣品我也只是放出來給各位一個參考。”
呂進輝回答道:
“目前只能說,具體的特性跟摻混物料,以及成分配比都有關係,還不能因為幾組檢測結果就這樣下定論。”
“如果真有這種高韌性的建築材料,那麼在我們負責勘探的永久凍土層倒是用得上,可以用作地基或者路基。”
“嗯,還有沿海地區的那種軟土地基,也可以考慮用這種材料進行改性……”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熱烈的討論持續了大約二十分鐘。
常浩南雖然個人興趣不大,但是倒也沒有出言制止。
一來,傾聽別人的研究內容和思路靈感,本身也是研究的一部分。
比如用高韌性材料對地基進行改性的思路,似乎就很適合拿給華夏石油管道局,來降低管道鋪設過程中的工程難度。
直到熱烈的討論告一段落之後,李年恆終於又開口道:
“呂研究員,除了這個騰格裡沙漠A組的樣本特徵以外,我記得你剛剛還提到過,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層樣本,也有一些和過去認知不太一樣的部分?”
作為衛星遙感領域的專家,他還是更想知道,那些呈現出不同訊號特徵的地質區域本身有什麼特殊性。
因為,如果能從中歸納總結出一些規律,那麼對於整個天基遙感行業來說都相當於一針強心劑。
在2000年左右,航天產業的整體規模不大,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也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簡單來說,就是還處在長線投資的投入階段,沒看見什麼明顯的成效
所以,對於在搞航天上面花大錢這件事,上級還是有一些顧慮的。
而如果能拿出一些有力的成果,那麼以後他和上面要求發射更多遙感衛星的時候,底氣都能足上不少。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