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位於飛機起落架和機翼兩側的滑行燈、航行燈、機翼燈和紅色防撞燈同時被點亮。
無線電中傳來了座艙內飛行員的聲音:
“裝置通電成功,發動機自檢系統開始工作!”
儘管常浩南開發出的那套故障融合診斷系統因為所需感測器過於複雜所以還沒能搬上飛機,但渦扇10畢竟是有fadec的發動機型號,完成一個可用狀態自檢還是沒問題的。
大約半分鐘過後,無線電再次響起:
“自檢成功!”
儘管自檢透過並不100意味著發動機狀態完全正常,但至少說明相關電控單元處在可用狀態。
而這本來也是容易出現低溫失效的
在常浩南旁邊,有人激動地朝半空中揮舞了一下拳頭。
只不過因為衣服太厚,所以完全沒有表現出平常那種興奮之情。
反而顯得有點滑稽……
不過被這麼一搞,剛剛凝重到幾乎被凍結起來的現場氣氛反而稍微輕鬆了一些。
當然,國家鑑定測試,肯定不是飛行員說成功就成功了。
技術人員也在使用儀器同步監測著飛機的狀態。
正式的審定標準要更加嚴格細緻。
所以,直到十幾分鍾後,他們才給出了相同的結果。
順利透過!
緊接著,就是第二個試驗環節。
在電氣共同驅動下,供應發動機的燃滑油系統也被啟動。
低溫狀態下,油料的流動特性,以及管道、泵和閥門的工作狀態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設定在燃油加熱器之前的兩個低壓泵和低壓關閉閥,更是低溫測試的重中之重。
或許是常浩南的錯覺,這次飛行員給出結果的時間間隔要長了不少。
但最終,一切還是如他所期待的那樣:
“油溫、油壓、燃油流量正常,油門狀態響應正常!”
從計時結果來看,雖然反應比正常情況偏慢,但仍然處在標準容許的範圍之內——
地面啟動過程嘛,倒也用不著多麼靈敏,只要能忠實執行飛行員的動作意圖就好。
……
隨著時間一點點推移,準備工作也一項接著一項完成。
終於,到了最後一錘定音的時刻。
太陽昇起之前,一天中最黑暗和寒冷的時候。
氣溫已經下降到了-432c。
天公作美。
如果中途氣溫突然上升的話,那可能還要再等出一個時間視窗來。
常浩南往前邁了一步,拿起無線電話筒。
“發動機啟動!”
幾乎所有人都在這一刻攥緊了拳頭。
只要再完成這一哆嗦,渦扇10就將正式完成設計定型鑑定。
在所有人都看不見的地方,燃油噴嘴開始向燃燒室中注入霧化之後的航空煤油,燃料迅速均勻地充滿了整個空間,與經過壓氣機被送入燃燒室的空氣充分混合。
幾乎在同一時間,電打火裝置產生的電火花引燃了這一切。
“砰——”
一聲清脆而短暫的爆鳴聲響起。
緊接著,就是略顯尖銳的轟鳴聲……
整個過程的持續時間大概只有一兩秒鐘,但在緊張和低溫的共同作用下,卻如同一兩個世紀一般漫長
隨後,發動機轉速猛地攀升,然後稍稍波動了幾下,最終穩定在慢車轉速附近。
而在發動機進入工作狀態之後,整個系統的溫度也會隨之上升到正常的設計水平。
對於高寒專項試驗而言,已經不是需要專門關注的部分了。
稍遠距離之外,總裝備部的鑑定組組長摘下耳機,站起身看向常浩南一行人:
“發動機啟動成功!”
這一刻,即便是零下40度的嚴寒,也再無法阻擋住參試人員的激情。
儘管距離嚴格的“設計定型”還有些純行政的流程要走,但到了這一步,已經完全可以開香檳了。
甚至有人在狂喜之下摘掉棉帽子拋向空中。
“成功了,成功了……”
海誼德並沒有做出多麼誇張的動作,只是緊緊捏起拳頭,半蹲下身,口中不斷念叨著。
聽到他的聲音,常浩南也總算長舒了一口氣。
一股暖流從身體中湧現,恍惚間甚至好像驅散了周身的嚴寒。
好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