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
2006年3月5日。
京城時間12時30分。
反衛星攔截測試結束約兩小時後。
國家航天局。
當被迫提前結束婚假的常浩南乘專車趕來這裡時,裡面早已經坐好了一片各級別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
並且,還有很多正在趕來的路上。
今天發生的情況實在過於特殊。
你說嚴重吧,好像和華夏又沒有直接關係。
但要說不嚴重,那萬一過段時間真把國際空間站給撞了,絕對是能在人類史留下一筆的大事……
以至於首長在得到訊息之後,甚至有些拿不準自己究竟該找哪些部門的人來開會。
最後還是考慮到此事與國際空間站有關,所以把重點放在了國家航天局。
而空軍丶第二炮兵丶航天科工丶航天科技等但凡能扯上哪怕一點邊的單位,也都派出了代表或代表團前來參加
幾乎填滿了足以容納上百人的會議室。
這種過於開放的場合,大領導肯定不方便親臨現場。
但還是以影片形式參加了會議,以便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有效決策。
常浩南來的不算晚,航天局孫燕來局長正在臺上向眾人說明目前的情況。
「現在歐洲航天局丶俄聯邦航天局,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的測控站,都已經完成了對那塊太陽能電池帆板的軌道跟蹤,目前暫將其命名為40396/2006-037cq,尺寸為1200480025,在大約兩個小時前,剛剛以每秒1327k的速度與國際空間站交錯而過,最近距離大約21k……」
整個會議室內,頓時一片譁然。
從剛剛那個編號就不難看出,人類目前正在對大約4萬塊太空垃圾進行追蹤,其中佔據大約87的所謂「大型」垃圾,門檻也不過是任意方向上的尺寸大於10而已。
你這直接整了個1米2寬丶4米8長,比不少中等體量衛星還要大的東西?
「國際空間站有危險麼?」
很快便有人問道。
「根據目前的計算,至少在短時間內還沒有。」
孫燕來回答道:
「但40396號不僅尺寸很大,而且還處在高速且不規則的翻滾過程中,因為觀測手段的限制,目前無法確定其具體的姿態變化情況。」
「而且太空中並不是真的沒有阻力,宇宙塵埃丶大氣分子丶引力變化丶還有其它太空垃圾的碰撞……這些都會導致40396號的執行軌道發生變化,除非國際空間站能永久提升30-50公里的軌道高度,否則恐怕會持續受到碰撞帶來的威脅。」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第二個人再提問。
棘手。
太棘手了。
上次人類處理這麼大尺寸的「太空垃圾」,大概還是禮炮七號。
但後者只是失控且失聯而已,基本功能還是在的,甚至留有完好的對介面,所以最後派兩名藝高人膽大的斯拉夫超人太空人去手操非合作對接,愣是給修好了。
然而這個40396號是一個孤零零的太陽能電池板,還是執行在大約400公里這個最為繁忙和敏感的高度上,一時間甚至沒人能想到要如何處理。
總不可能讓美國人再打一發標準3吧?
從技術上,這個電池板幾乎的紅外特徵很差且很不規則,leap的導引頭未必能識別出目標來。
而政治上,所有國家,包括美國國內也都不可能允許。
「nasa方面怎麼說?」
雖然情況非常嚴峻,但問出這句話的人語氣中還是難免帶著些幸災樂禍。
沒辦法,人之常情。
雖說航天是人類共同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不假,但那空間站上又沒有華夏航天員,更何況當年還是你阿美莉卡不當人,非得不允許我們加入。
你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不過孫燕來作為航天局一把手,還是維持了基本的體面:
「nasa方面還沒有對此公開做出回應……實際上包括歐空局和俄航天局在內,也都還沒對外界公開這個訊息,應該是在考慮對策。」
「如果要讓國際空間站的軌道提高50k,那一艘,甚至是兩艘聯盟飛船的動力甚至都不夠。」
周平建這會兒本來就在研究天宮一號,對於這些細節手拿把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