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9章 標準3,發射!

標準3,發射!

皮爾遜的估計完全沒錯。

這次名為反衛星,實則反導攔截的試驗關聯太大,絕無可能中途叫停。

儘管外界關於這一行動的顧慮從未停止,但計劃仍然在照常執行。

對於美國人來說,自打冷戰結束之後,高懸於頭頂的紅色陰霾徹底消散,他們也再無需顧慮太多國際影響問題。

既然想了,那就去幹。

2006年3月5日。

索羅門群島時間,14時27分。

一支由五艘軍艦組成的艦隊正航行在關島東北方約350k的太平洋海面上。

位於編隊最外側的金剛號驅逐艦艦橋內,艦長高野千雄手舉望遠鏡,遙望著左前方几公里外的夏洛伊號飛彈巡洋艦。

而另外兩艘護航艦艇——本福德號飛彈驅逐艦和約翰·埃裡克森號燃料補給艦則處於稍微落後一些的位置上,與前者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排部。

其實對於一艘現代化的作戰艦艇來說,艦長在執行任務的絕大多數時間裡都不是出現在艦橋,而是在作戰情報中心(cic)內總管全域性。

只不過自打幾天前出航開始,金剛號就沒有接到過任何額外指令。

甚至於,連宙斯盾防空系統都被嚴令禁止開啟。

這艘滿載排水量高達9500噸的驅逐艦所需要做的一切,就是遠遠跟在艦隊外圍充當一名觀眾……

以及吉祥物。

這難免讓出發之前士氣高昂的艦員們有些洩氣。

除此之外,駕駛著一艘名為「金剛」的軍艦出現在馬里亞納群島附近海域,也屬實有點地獄笑話,讓人很難不作出一些奇怪的聯想。

不過即便如此,高野艦長本人的心中仍然充滿了興奮——

稍晚些時候,第一枚量產型的標準3block1a反導攔截彈將從夏洛伊號前甲板的k41垂髮系統中發射升空,並在預計3分鐘擊落一顆執行在大約500k高度的衛星。

儘管本次攔截任務,從計劃到發射都跟海上自衛隊沒有半點關係,但標準3畢竟是由兩國聯合研發的「決戰兵器」,總歸能給他一些與有榮焉的感覺。

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自衛隊長期以來對華夏有著一種莫名的心理優勢,認為無論裝備水平還是人員素質,自己都應該是遠強於對手。

尤其是海上力量。

但後者裝備的中程彈道飛彈卻始終是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

因此,經過改進之後有效射高達到數百公里的標準3,自然就成為了高野,以及他很多同事的心裡寄託。

按照計劃,在本次攔截測試結束之後,金剛號和妙高號驅逐艦就將返回長崎造船廠,升級和夏洛伊號同款的361版本bd飛彈攔截系統。

屆時,自衛隊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飛彈防禦能力的武裝力量。

面對華夏時的最後一塊短板也將被補齊……

想到這裡,高野千雄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來。

端著望遠鏡的雙手也有些發抖。

他做了兩個深呼吸,才勉強平復住自己的心態。

而這個時候,望遠鏡的視野已經偏移到了艦隊的另外一邊。

那裡同樣航行著一艘並非隸屬於美軍的驅逐艦。

忠武公李舜臣號。

高野心中泛起一絲不爽。

在最初的方案中,攔截艦隊僅由包括金剛號在內的四艘軍艦構成。

但在出航準備階段,漢城方面卻以「面臨更加嚴重的中導威脅」為由,軟磨硬泡般地要求參與其中。

於是才有了這第五艘成員。

但由於對方第一艘安裝宙斯盾系統的世宗大王號驅逐艦尚未服役,因此只能安排一艘排水量更小丶且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通用驅逐艦參與。

顯然與金剛號之間有著質的差距。

「哼……二等盟友罷了……」

他把這句話默默唸叨幾遍,彷彿找到了一絲奇妙的優越感。

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

與此同時,夏洛伊號巡洋艦的cic內,卻是一副全然不同的緊張景象。

艦隊指揮官保羅·霍克少將正一臉嚴肅地緊盯著面前螢幕上由資料鏈傳輸而來的衛星軌道資料,等待著最終發射視窗的來臨。

宙斯盾系統的an/spy1雷達從一開始就是面向艦隊防空設計,雖然經過改造,但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