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無旁貸
幾乎在漁船一號衛星失去訊號的同時,負責本次計劃報導的c站就已經在電視轉播畫面下方用頻道對應主語言打出了醒目的長條形橫幅——
【國際空間站面臨的威脅正式解除,「太空漁船」計劃獲得圓滿成功!】
並且主視窗也從星載攝像頭訊號,切換到了此前一直在右下角的航天局記者招待會現場畫面。
但除了背景牆上寫著的幾個字以外,目前的場面根本看不出半點「記者招待會」的跡象——
坐在臺上的五個人畢竟有身份包袱,尚且還能保持些許冷靜,就連最誇張的孫燕來本人,也只是一味地鼓掌。
而坐在下面記者們本來就是背對鏡頭,再加上氣氛也早就醞釀到位,所以在之前衛星剛開始減速的時候就已經有些坐不住了。
到了這個時候,則更是在不知道哪位的帶頭之下,集體起立鼓掌。
正如華夏方面在此前表態中所提到的那樣,太空探索是全人類共同的偉大事業,而國際空間站,則更是屬於這份事業的丶最光輝燦爛的成就。
至少在明面上是這樣。
無錯≈gt;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吧首發?本=小說?。
如果問題過於敏感,那不僅只能得到一個公式化的例行回答,後續得到的提問機會也有可能因此而被減少。
連續對著話筒喊了好幾聲之後,現場的掌聲才逐漸平息下來:
「現在,華夏已經走出了一條可行的丶處理這些太空垃圾的技術手段,請問未來是否還會繼續執行其它類似任務?」
「太空垃圾並不是永久存在的,絕大多數都會因為阻力而不斷降低軌道高度,最終在一段時間之後墜入大氣層燒燬……這一點,我想大家在過去幾天內也已經見識到了。」
這個問題,說實話有點道德綁架的意思。
這個描述非常模糊,基本相當於完全沒有設限。
能被派到這裡的記者無一不是老油條,自然是在第一時間就抓住了其中的關鍵。之前那輪提問,涉及到的內容只有本次緊急救援行動。
但即便是動作比較積極的歐洲航天局,最終也只是透過一家作為白手套的商業公司遞來合作橄欖枝。
孫燕來內心的恍惚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便被旁邊新聞官的聲音所打斷。
過了幾秒鐘之後,才有第一名來自天空新聞的記者舉起手。
「現在,我正式宣佈,「太空漁船」計劃順利完成!」
只不過,這就並不是華夏自己能決定的了……
問題在於,這一般都屬於問答雙方之間的默契,可華夏這幾個部門的官方釋出會機制是在年初才剛剛開始試運營,所以大部分人都還摸不太準。
然而兩次全都被nasa出手攪黃。
當然在暗中,大家都有一條不會公開說出來的界限。
雖然整句話裡沒有指名道姓地提到任何物件,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在點誰。
「所以……您的意思是,實際並不會有這麼多足以對太空飛行器造成危害的空間碎片?」
顯然,在航天這個仍然由各國官方主導的行業內,nasa的影響力仍然不可小覷。
又是一陣短促而整齊的掌聲。
所以確實也是很多人都在關注的焦點。
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浪費在內耗當中的資源,真正把目光投向遙遠的宇宙。
因此,至少在這一刻,無論是屬於哪個國家丶哪家媒體的記者,都是在真心地表達喜悅和祝賀。
實際上,在國際空間站的籌建階段,華夏方面就多次主動表示了參與其中的意願,但最終還是因為nasa方面的阻撓而作罷。
「雖然對國際空間站造成威脅的40396號太空垃圾已經被清理,但從這個編號可以看出,應該仍然有超過四萬塊可以被監測的太空垃圾執行在太空軌道上,在未來仍然有可能對其它太空飛行器造成威脅……」
說到這裡,他突然話鋒一轉,語氣也隨之變得嚴肅起來:「而像是40396號太空垃圾的出現則完全屬於人禍,不僅體積和質量很大,而且執行在與正常太空飛行器近似高度的軌道上,這完全是對現行國際航天規則的挑釁,也是對太空人生命的漠視……」
因此,在新聞官的聲音落下之後,幾十個鏡頭瞬間對準了剛剛回過神來的孫燕來,接著便是連片的快門聲和閃光燈。
「首先我要糾正你一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