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新加坡航展的寶貴機會,為馬上就要展開的正式談判摸一摸底。
「你們認為這架飛機相比a400如何?」>/>
蒂姆·波迪單手撐著一根欄杆,向跟在旁邊的另外幾人問道。
「a400……我想它們不是一個級別的型號?」
首先說話的是助理布萊爾·利金斯,他在和波迪一同訪問過華夏之後,已經成為了後者的親信成員。
「這倒是沒錯。」
波迪聳聳肩:
「但我有一種感覺……華夏人可能真的找到了中型運輸機的正確開啟方式……而且從命名習慣來看,他們自己也準備裝備這個型號,說明對於效能和穩定性有足夠的信心。」
這時候,旁邊正舉著相機拍照的ng專案運營官查克·吉布森也轉過頭來:
「我透過衛星照片專門估計過,之前安裝ps90a發動機的版本只進行了試飛總次數的大約20,剩下的80都是由這架和另外一架安裝了華夏國產發動機的原型機進行,說明這個型號至少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故障或技術問題。」
實際上,運9到目前為止總共只有兩架用於試飛的原型機,只是01號機後來又拆掉ps90a換上了新塗裝和新的渦扇20,導致不明所以的外界觀察者普遍認為還有一架3號原型機。
但結論確實是非常可靠的。
波迪聽罷輕輕嗯了一聲,臉上露出有些複雜的表情——
一方面,現在羅羅已經確定要和華夏方面聯合研發下一代中型渦扇發動機,那麼合作夥伴的技術水平更強顯然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跟普惠/tu聯合體的競爭中可以更輕鬆一些。
但另一方面,羅羅也希望能在合作中佔據絕對主導權。
即便不能像遄達900那樣把鎬發集團算作零部件供應商,也至少要保證ng是一個屬於羅爾斯·羅伊斯,而不是屬於對方的型號。
但現在羅羅這邊的技術方案都還沒個影子,而華夏的渦扇20卻已經裝機進行了總計幾千小時的試飛。
而且沒出過大毛病。
換句話說,雙方合作的新型號,大機率要以對方的整體設計為藍本,輔之以羅羅提供的部分核心技術進行改進。
這還談什麼佔據主導權?
不變成別人的供應商就不錯了……
一時間,波迪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了倒反天罡的eo之中。
直到大約十幾分鍾之後,a380的空中表演已經徹底結束,而運9展位周圍則開始清場,準備把這架飛機拖到隔壁停機坪,進行飛行表演前的準備工作。
而隨著唯一一架參展真機離開,在華夏展區內聚集的參觀者數量也迅速減少,很快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十幾個身影。
「走,我們靠近去看看。」
鎬發集團這次帶來的雖然只是個模型,但卻極有誠意。
不僅尺寸外觀做到了1:1還原,甚至還有一個可以直接看到內部結構的透明截面。
波迪他們這次也是準備充足,望遠鏡照相機長焦鏡頭一應俱全。
只是在萬眾矚目下掏出這些傢伙事有點太過顯眼,所以才一直在等待這個人煙稀少的機會。
一行人浩浩蕩蕩走進華夏展區,目標明確地直奔渦扇20模型展位,接著記筆記的記筆記,拍照片的拍照片。
現場畢竟人多眼雜,所以更具體的技術分析工作,肯定是等回去之後再幹。
因此,波迪自己在繞著圍欄轉過幾圈之後,注意力難免被吸引到了周圍。
然後……
他就看到了一個長度驚人丶軸數也很多的輪式底盤。
「華夏人把遠端彈道飛彈拿出來參展了?」
波迪看的眼珠子差點瞪出來。
雖然幾乎眾所周知,華夏進行過迄今為止可能是唯一一次中程彈道飛彈的國際貿易,但那畢竟也是在暗中完成的。
現在這直接擺在航展展臺上,未免有些過於生猛了。
好奇心驅使之下,他三步並做兩步走到那個做工精緻的模型跟前。
卻只看到了下面銘牌上標著一行英文字母:
空間快速響應服務「軌道快車」。
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狀況,最短一星期內完成發射併入軌……
小型衛星無需等待搭車機會,發射成本低廉,發射排期靈活……
……
「這不剛好是前段時間那個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