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

只是常浩南把順序給改了一下。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先入為主的問題。

90年代末這會,南城報的讀者群體還是很大的。

如果那篇報道出來之後,沒兩天功夫就突如其來一份撤稿加道歉宣告二連,那絕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

報道被封口了。

而根據常浩南對於南城報的瞭解,對方必然要在宣告裡面陰陽怪氣一番。

這樣只會起到反效果。

到時候等輿論發酵起來,就算後面再把成果宣傳出去,能挽回的形象也有限。

而如果吃瓜群眾在看到那篇報道之後,下一個看到的相關新聞是關於常氏引理的宣傳,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考慮到這兩件事中間也就隔了一星期多點,因此這個時候,小丑就成了南城報那邊。

……

一切正如常浩南所預測的那樣。

央視的動作很快。

畢竟,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採訪常浩南了。

獲得五四青年獎章,還有抗洪搶險之後被贈予“功在千秋”題字之後,都給他做過專訪。

尤其是第二次,連續一個星期時間,每天都在央視幾個新聞節目中有出場機會。

當然,那時候的情況比較特殊,新聞幾乎是持續不斷地播報各地災情,以及抗洪搶險活動。

算是有一些曝光度的加成。

而這一次雖然規格稍低,但也是一段晚七點新聞的三分鐘專欄。

非常誇張了。

而緊隨著新聞報道之後的,就是一篇來自《華夏青年報》的社論。

當然,國家級媒體,不可能公然下場罵街。

只是隱晦地批判了此前南城報對於火炬實驗室的不實報道。

真正殺人誅心的,還是來自常浩南的老東家,國防科工委。

在11月下旬發行的《逸林》12月刊裡面,第一篇文章就是有關此事的評論。

作為一個“民間”“娛樂性”雜誌,可沒有什麼面子方面的顧慮。

直接把南城報文章的圖片、常浩南那篇論文的第一頁,以及央視報道火炬實驗室的畫面給放在了一起。

然後起了個攻擊力拉滿的標題——

《到底誰在浪費經費?》

最後的那個問號,尤其的大。

而內容也非常有針對性。

作者表示你們南城報和京航大學雖然單位性質不同,但歸根結底吃的都是財政飯,二者本來應該不分高低貴賤,只是在社會分工中各司其職而已。

現在,京航大學和方面已經證明,他們給了火炬實驗室的特殊政策之後,只用不到半年時間就拿出來了被國際數學界認可的重磅成果,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來說,顯然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但你們南城報卻在這樣一個為國爭光的科研成果發表之前的最關鍵階段進行虛假報道,作為媒體,似乎要更加不稱職一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