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7章 飛彈就位!

飛彈就位!

很多跟常浩南有過工作交流的人都會評價,說常院士是一個和善的人。

即便是和他沒有直接接觸的同行,也大抵會認同這個評價。

畢竟,不管常浩南進入哪個研究領域,雖然一開始都會吃掉很大一部分研發經費,但很快就會把整個蛋糕做起來,讓大家最少也能有口湯喝。

但長期與常浩南共事的任炳達,對此卻頗為不以為然。

如果讓他來說,那常院士絕對當得起「面善心黑」這四個字。

尤其是在面對外國人的時候。

各種髒套路突出一個信手拈來。

而且套路之後還不算完。

人家還得謝謝咱呢!

總之在這種事情上,任炳達已經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所以在聽到常浩南的計劃之後倒也沒太意外。

只是多少有些可惜。

鎬發集團在目前的規劃中並不會深入涉足燃氣輪機業務,只是這次的契機與ae1500有關,常浩南才會說起這些細節。

等過上幾年情況變了,再去給英國人當救世主的,大機率就輪不到自己了。

任炳達在心裡嘆了口氣。

為了讓自己感覺好受點,他開始刻意思考一些值得高興的事情。

比如英國人的軍艦壞在公海大洋的場景。

但這一尋思,馬上就想到了一些剛才被忽略的事情……

「常總,這wr21和t30,可是未來英美兩國主力戰艦的核心動力……45型和朱姆沃爾特級加在一起至少要生產四五十艘……據說英國人的新航母也要採用燃氣輪機動力,要是全都因為動力問題趴窩的話……」

雖然「畫美不看」四個字最後還是沒能從任炳達口中說出來,但嘴角那根本壓不下去的弧度卻已經表明了一切……

「……」

常浩南也跟著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

但並不是因為任炳達口中「四五十艘軍艦一起趴窩」的場面。

而是因為對方所說的那兩種「主力艦」,最後一共只造了區區9艘。

好訊息:發生故障的軍艦比預期少很多。

壞訊息:這就是服役的全部數量。

當然,這種事情肯定是沒辦法提前預言了……

他搖搖頭,把腦海中的那些吐槽內容全都甩了出去。

然後換上鄭重的語氣說道:

「先不說太往後的事情了……跟英方談判接觸,還有後續參加新加坡航展的事情,主要由你來負責,在遇到重大決策的時候跟我彙報即可,渦扇20和運9的試飛工作就交給張振華同志……」

任炳達眼神中閃過驚訝。

但轉瞬即逝。

他知道常浩南同時在負責高超音速專案的研發工作,但並不瞭解其中細節。

下意識張嘴想要問點什麼,但最後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好奇心。

不該問的不問。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保證完成任務!」

……

時間一天天過去,2005年很快便走到了尾聲。

整個高超音速武器專案的所有人,都如同上緊弦的發條一般,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此時,驗證彈本身的研發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幾個核心子系統也都分別完成了生產。

剩下最重要丶也是最繁重的工作,反而是準備試射流程。

航天一院和六院的主要工廠都位於京城,原本,作為華夏運載火箭的生產基地,它們其實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產品運輸方案。

但問題在於,這次測試開始的地點,並不是肅州或者晉陽這樣的老牌航天發射場。

而是以往很少作為目的地鎬京。

空運當然是理論上最快的方案,但火箭生產廠區內部並沒有機場,免不了進行多次轉運,中間經手的環節太多。

更重要的是,一般運輸機也不具備裝載低溫液體燃料的能力。

空軍方面考慮過另一種辦法,就是把那架經過專門改裝的41175號圖160飛到京城,在那裡完成裝載並起飛。

反正航程夠遠,也不在乎多飛一段距離。

但同樣因為安全丶保密和地勤維護能力等原因而作罷。

好在高超驗證彈體積不大,接近一枚普通的短程彈道飛彈。

因此,最後的計劃確定為,對一輛和東風11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