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0章 高空測試

高空測試

雲崗。

101所高空模擬試驗區。

幾輛安裝著深色側窗玻璃的考斯特中巴車在盤山公路上魚貫而行,最終停在半山腰上的一處停車場內。

火箭發動機測試,當然要放在遠離人口聚集區的地方進行。

再結合保密丶降噪丶能源供應等一系列需求,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在山區當中。

因此,常浩南剛一下車,甚至都無需進入控制中心,就遠遠看到了兩座架高在半空中,相距大約幾公里的白色藍頂建築。

相比在路上見到的地面大推力試驗檯,這兩座建築的規模明顯更小。

但仍舊五臟俱全。

附近還各自分佈著一些不太起眼的輔助裝置。

其中一座試驗檯附近,幾根菸囪模樣的東西正在排放出淡淡的白色煙霧,明顯是在做試車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常院士,近處這座就是我們所去年底才新建成的gs-2高空模擬試車臺,計劃是用於新一代運載火箭二三子級的測試工作……不過除了驗收測試之外,這其實是第一次投入正式使用……」

負責接待的雲崗試驗區副主任叫王志武,也是京航大學畢業。

這會正跟在常浩南後面,一邊走向不遠處的控制中心,一邊介紹著試車工作的基本情況:

「gs-2採用了和gs-1原理相同的發動機-超音速擴壓器-蒸汽引射泵組合,但可承受的推力和燃壓更大,可以模擬最高60k範圍內的高空環境,進行全系統冷丶熱試車……」

為了降低動力系統的設計難度,高超音速驗證彈在規劃之初就採用了空射方式,發動機幾乎全程都會在15k以上的高空工作,因此測試流程也接近一般運載火箭的二級發動機。

「因為成本和工期問題,yf76只有8臺可以用於測試,雖然設計要求中的總可靠性指標不算高,但考慮到發動機從整機到元件基本都是「單點故障」,所以我們還是採用了從921-4工程沿襲下來的邊緣工況試車法,單次試車時間600秒,累積時間不低於57600秒,推力變化範圍是額定推力的86-106……」

「……」

yf76,是六院內部給這臺發動機定下的名字——

目前正在給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研發的芯一級和芯二級發動機分別叫yf77和yf75d。

而高超驗證彈用的這臺發動機,雖然推力比上面兩位小得多,但卻實實在在地用上了不少同款技術。

所以就給安上了一個位於二者之間的名字。

說話間的功夫,一行人已經先後走進了旁邊一幢其貌不揚的建築。

由於火箭發動機試車的動靜要比噴氣式發動機大得多,而且還涉及到液氧液氫這類危險係數極高的推進劑組分,所以控制大廳和試車臺一般不會放在一起。

此時,整個測試工作的總指揮,也是雲崗試驗區一把手段正斌正坐在指揮台後面,等待著最終下達發動機點火指令的時刻。

見到常浩南等人走進來,他當即起身:

「報告負責人同志,yf76發動機試車工作已經準備就緒,各項指標確認正常,隨時可以啟動測試!」

常浩南是整個高超音速武器研發任務的總負責人,但並不直接管理101所的工作,屬於縣官不是現管。

所以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落後自己半個身位的陳志巍。

「陳主任,我們只是進行現場觀摩,你繼續按照預定時間表進行就好。」

「是!」

段正斌給出了一個乾脆利落的回答,然後重新坐回到指揮工位上。

發動機試車臺,相當於一個不能放飛的發射塔架。

而試車指揮大廳,在配置上也幾乎和衛星發射中心的控制大廳別無二致。

最前方大螢幕的右上角處,正顯示著一個僅剩不到10分鐘的倒數。

那是計劃中的測試開始時間。

……

也如同火箭發射之前的情況一樣,整個指揮大廳內部,瀰漫著一股緊張而沉寂的氣氛。

或者說,更甚於正式的火箭發射。

畢竟在這裡點火的,大多都是尚處在研製過程中的不成熟型號,失敗機率遠高於正式發射。

只能聽到偶爾響起的一兩句口令,以及部分技術人員匆匆的腳步聲。

終於,螢幕右上角顯示的時間,來到了倒數10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