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2章 光輝也要搞改進型?

另一方面,雖然新聞當中也沒有報道第一個裝備殲10的幸運兒到底是哪支部隊。

但還是很快有滇省網友聲稱自己在12月15日當天看到了有外形類似的飛機降落,並且不止一人。

由此不難鎖定是空44師。

最多無法精確到某個團而已。

而駐滇省的航空兵,確實如常浩南之前所想的那樣。

不是特別敏感。

或者說,至少在網路上不是特別敏感。

畢竟,與滇省相鄰的幾個國家,目前都還沒從98年的金融危機中完全恢復過來。

網路建設什麼的……

說不存在可能有點過分,但也基本差不多。

不過,在一片還算和諧的氛圍當中,有一個國家卻是例外。

那就是常浩南之前無意中提到的印度。

按理來說,他們和滇應該沒什麼直接關係。

連邊境線都沒有。

但如果看一眼地圖就會發現,滇省這塊的地形,確實有點太好了。

當然,這裡的“好”是指相對於高原環境而言。

因此,印軍一直有一種擔憂。

就是華夏會不會從滇省出發,越過撣國北部,從而直插其脆弱的東北七邦後方?

在這種思維方式下,他們對於部署在滇省的部隊,尤其是航空兵部隊,自然有著十足的警惕。

而由此引發的,在航空工業領域的攀比心理,也幾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

南亞次大陸。

班加羅爾。

科塔·那拉亞博士正帶著幾名高階軍官,在總裝工廠內參觀即將首飛的TD2驗證機。

相比於下線之後連啟動發動機都困難、拖了4年時間到1999年才進行地面測試的TD1,眼前這架TD2在裝配質量上已經有了明顯進步。

至少在地面上並沒有出太多問題。

之所以一直到現在都沒首飛,更多還是出於謹慎。

而正在一行人身後不遠處進行最後階段總裝的TD3,甚至已經可以視為技術狀態較為穩定的原型機了。

按照計劃,它將在下線的一年內就進行首飛。

而LCA的第一架全狀態原型機PV1,也已經開始了大部件生產。

儘管這樣的表現放在全世界範圍內實在有些不值一提,但對於第一次嘗試自力更生的印度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實打實的進步。

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工廠,那拉亞博士的嘴角不由得露出幾分笑意。

但是,站在他旁邊的幾名軍官,表情卻並不太好看。

尤其是佩戴著上將軍銜的空軍參謀長阿尼爾·蒂普尼斯。

在印軍的指揮序列中,他是空軍的最高領導。

“博士。”

蒂普尼斯轉頭看向那拉亞:

“我想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知道什麼?”

後者的臉上閃過一絲茫然。

他知道的事情很多,實在不知道對方在打什麼謎語。

“就在前天,華夏空軍列裝了他們的第一批殲10戰鬥機。”

蒂普尼斯語氣嚴肅地回答道:

“而且,跟過去公開過的那種型號有些不同。”

“原來你是說這件事……”

那拉亞鬆了口氣,顯然還沒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

“我分析,他們自己裝備的這個版本,是以降低了一定機動性為代價,提高了航程和載彈量,總體發展方向更加接近於一種多用途戰機。”

“當然,在超視距空戰當中,比較大的載彈量意味著可以打出更多輪次的空空導彈,本身也是一種優勢。”

蒂普尼斯有些不耐煩地點點頭:

“博士,你說的這些我當然知道。”

“我想說的是,他們目前在滇省部署這種新式飛機,會不會完全壓制住我們即將服役的LCA?”

按照計劃,LCA將在2006年左右服役,以印度標準而言,說是“即將”倒也問題不大。

面對這個有些沒道理的問題,那拉亞眼中滿是疑惑。

他並非軍人,因此不知道空軍方面對華夏人突襲東北七邦的擔憂。

不過,在思考半晌之後,他還是回答道:

“雖然LCA在技術上大致和殲10相當,但華夏人的殲10,原本就是一架體量接近F16的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