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2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

就在常浩南等人接回那四架圖160戰略轟炸機的幾乎同時。

盛京,航空動力集團第606研究所。

如今已經升任為全所總設計師兼副所長的劉永全,此時正在對著電腦,檢視下屬幾個設計研發團隊剛剛提交上來的階段性問題匯總。

這是他在參與渦扇10專案時,從常浩南那裡借鑑過來的一個習慣。

後者在主持專案時,會不定期要求下屬各設計小組將前一階段新發現的,或是過去就存在、但理解仍不夠透徹的問題提交上去,再分別進行解決和處理——

並不是說馬上拿出一個結論,而是給出對下一階段工作方向的引導。

實際上,這也正是常浩南透過系統開展專案時,系統給他的引導方式。

因此,對於參與者能力的提升也是幾乎立竿見影的。

而劉永全作為常浩南的副手,正是從中獲益最多的人。

所以在開始主持所裡的技術研發工作之後,也有樣學樣地採取了類似的辦法。

只不過他很快發現,這種接近於手把手教學的方式療效雖好,但對於專案領導者本身的水平和工作強度要求很高。

結果就是,本就不算充裕的休息時間,又被擠佔掉了不少。

“這一份也弄完了……”

劉永全一邊自言自語地嘀咕著,一邊移動滑鼠,點選了一下螢幕上的儲存鍵,然後關掉文件:

“那就……還剩下最後兩份。”

他看了一眼電腦右下角的時間,開始思索要不要休息一會。

也就在這個時候,辦公室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進!”

劉永全覺得有些慶幸。

因為不用再糾結了。

房門開啟,一名身穿藍色工裝的技術人員行色匆匆地走了進來。

從對方那根本壓不下去的嘴角,不難判斷應該是有好訊息。

“小萬吶,是你那邊的測試做完了?”

來人叫萬中輝,是常浩南之前從渦扇10專案組基層挖掘出來的一位年輕人。

考慮到劉永全目前正好在負責M88和SeA系列發動機的改進和研發工作,於是便交給他進行培養。

也算是帶著見見世面。

當然,說是年輕人。

其實已經三十出頭了。

比常浩南歲數都大。

只是在正常的工程師發展路徑上還算年輕。

“沒錯。”

萬中輝點了點頭,把一直夾在腋下的資料夾放到了辦公桌上:

“M88-3發動機新型氣膜冷卻設計的測試結果,您過目。”

按照之前給斯奈克瑪畫出來的餅,M88-3發動機要在壽命和可靠性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基本達到最早M88-1型號的效能。

重中之重自然是將推力提升10.5%,達到約8.4噸的水平。

而提高推力,最簡單直接的方法自然是提高渦輪前溫度。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機匣減重、提高升壓比、以及降低油耗等一系列升級內容。

不過,考慮到M88-3將和獵鷹Z使用的SeA系列發動機共同核心機,尤其是共用熱端部件,因此為了提高研發效率,肯定要把燃燒室和渦輪的改進作為最高優先順序。

而眼前這份測試報告,就是對他們幾個月以來工作成果的初步檢驗。

“我看你這樣子都能猜到,結果肯定符合預期。”

劉永全一邊說著,一邊把資料夾拉拿到自己面前,然後翻開。

“主流沿程對流換熱係數和在渦扇10上的表現相仿……”

“壓降水平相較之前的測試高出約10%……這是M88升壓特性決定的,只能先這樣了……”

“動力粘度……”

“雷諾數……”

“……”

他拿著一支沒開啟筆帽的圓珠筆,一行接著一行飛速瀏覽過測試報告的內容。

按照常浩南的要求,M88-3渦輪部分的冷卻氣膜孔設計幾乎完全照搬了渦扇10。

儘管散熱原理幾乎不會因發動機結構不同而發生變化,但畢竟沒有經過針對性的最佳化設計,因此很多效能還是出現了一些下降。

當然,這些都是預料之內的。

因此劉永全也並未大驚小怪。

直到看見最後一項時。

“主流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