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欒文傑對常浩南的瞭解來說,後者口中的“稍微傾斜”,可能也不是那麼稍微。
不過這些總歸可以商量。
更何況華夏目前除了專門用於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的實踐系列衛星以外,還有可以當個小衛星用的神舟飛船軌道艙,在任務載荷這塊相比前些年已經寬裕了不少。
於是,這件事也就被這樣敲定下來了。
當然,在專案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提高專案層級,中間還是需要走一段流程的。
好在海洋一號衛星的硬體研發階段已經結束,所以預計並不會影響最終的發射視窗。
這場預計只會開兩個小時左右的報告會,最終折騰了大半天時間才結束。
當常浩南和林森明二人把幾名與會領導送走的時候,都已經是日暮西沉的時候了。
京城的一月份,天黑的本來就早。
“常總。”
站在停車場裡面,林森明滿臉激動地緊緊握住了常浩南的手。
他嘴唇微微動了動,顯然是想要表達一下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
但最後還是被略顯欠缺的語言能力所限。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
“非常感謝……”
一切盡在不言中了屬於是——
儘管林森明只是海洋一號的副總設計師,在軟體設計方面也是配合常浩南的工作。
但後者終究不是航天系統的人。
在五院,乃至航天科技這個層面上,林森明就是海洋一號衛星專案當中最重要的青年骨幹力量,沒有之一。
因此,海洋一號,或者說海洋系列衛星的發展前景,會直接影響到他本人的前途命運。
而由國家局主導的專案,和由部委一級主導的專案,看似只差了半級,但所獲得的資源和優先順序卻完全不同。
至於再高一級……
那就得像是載人航天那樣成立單獨的部門負責主管了。
林森明想都不敢想。
不過,這些對於常浩南來說,倒已經算是家常便飯了
不如說他負責,甚至包括主要參與過的幾個專案,就沒有級別更低的。
現在只不過是迴歸正常情況而已。
“林總,海洋一號的硬體,是你們五院的同志負責研發,所以後面軟硬體適配方面的工作,還需要我們多多配合才行。”
常浩南看著興奮到有些說不出話來的林森明,還是決定首先打破這有些尷尬的沉默。
主要是對方抓著自己不撒手,就這樣僵著也不是個辦法。
“一定配合,一定配合。”
林森明這才想起來把手放下,然後趕緊回答道:
“我是真沒想到,一場報告會,能開出這麼好的效果……”
常浩南則趕緊把胳膊背到身後,以防再被對方給控住:
“成果報告會,是單純搞行政的,說白了,他們想要看的重點是我們這個成果有多厲害,而不是我們為什麼有這麼厲害。”
“所以,出發點就是把我們目前已經取得的成績,用最直觀的辦法展示出來,如果現在實在沒什麼成績,那就儘量描繪一個美好前景……當然,你得有辦法讓人相信你說的這個前景是存在的。”
“其實今天不算什麼,畢竟海洋一號屬於已經立了項,甚至是已經拿出未來發展規劃的成熟專案了,最多算是錦上添花而已……真要說的話,還是當年航……呃……當年十號工程立項之前,還有921工程立項之前的那兩場報告會,才叫真正的逆天改命……”
其實常浩南本來想說的是當年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直接逆轉了整個華夏的航發產業佈局,乃至於航空動力集團的誕生都可以視為其產生的餘波之一。
但後來轉念一尋思,雖然這些都是實話,但自己說出來的話難免有自吹自擂之嫌。
於是才臨時改口成了921工程和十號工程……
好在林森明此時仍然還沒完全冷靜下來,倒也沒在乎常浩南舉的具體是什麼例子:
“常總,看時間也不算早了,要不然……再休息一會,到我們機關食堂吃一頓?”
他非常清楚,要是請對方到外面,那肯定會被拒絕。
但這種大單位的食堂,哪怕不都像是火炬集團那樣設有專門的接待場合,也總有小灶或者類似的配置。
其實照理來說,常浩南並不排斥這種合理範圍內的感情聯絡。
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