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先生髮家的地方。
於是,剛剛放下的心又重新懸了起來。
要知道,愛烏罕和華夏,那可是正兒八經的鄰國。
雖然乍一看距離很遠,但要是把地圖放大,就會發現雙方之間由一條長度約300公里,寬度不足百公里的狹長地帶——瓦罕走廊相連。
這中間涉及到很複雜的民族、歷史和外交問題,但總之,如果愛烏罕亂起來,那對於華夏來說不能算是個好訊息。
而麻煩的地方在於,如果愛烏罕不亂起來,同樣也未必是什麼好事……
突出一個進退兩難。
因此,等到張老的問題告一段落之後,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開口問道。
如果是另外一個非專業的參謀人員給出這種判斷,傅友全大機率只會隨便聽聽,然後選擇靜觀其變。
但過去的很多事情已經表明,常浩南在情報分析這一塊,有著相當敏銳的感覺。
不應該把他作為一個普通的軍外人員對待。
“傅老總,不光是愛烏罕。”
常浩南調整了一下坐姿,稍稍側過身面向傅友全:
“有我們國家在中東地區做生意的商人反應,美國人早在去年,就開始給兩河流域的一些部落首領封官許願了,如果只是一次兩次還好說,但長時間、大範圍這麼做,有很高機率是真的想要改天換地!”
這個訊息,完全是老吳帶回來的意外之喜。
就連常浩南,此前都毫不知情。
更別提其他人了。
“可那邊和這次襲擊應該沒關係……”
傅友全下意識的話才說到一半,就被自己給否定了:
“不對,美國人要開戰,沒理由硬找理由才是常態,這應該是兩個獨立事件……”
21世紀初這會,華夏的情報系統在資訊源建設層面基本處於最低谷,連蒐集國外的公開資訊都費勁。
但是作為經歷過戰爭的老輩軍人,分析判斷能力還是線上的。
因此,傅友全很快意識到,昨天發生的襲擊是個突發情況,並不在美國人的計劃當中。
而即便沒有這個突發情況,對方也會擇機拿兩河流域開刀,以重新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足夠的軍事威懾。
猶豫了一會之後,他轉頭看向坐在首位的張老:
“張老,是不是應該考慮……讓金城軍區進入戒備狀態?”
“如果真的在中東同時掀起兩場衝突,那就意味著,在我國周圍,至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部署相當多數量的美軍單位。”
“雖然說那邊的地形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單位透過,但是無論如何……不得不防啊……”
總參本身是沒有調兵許可權的,像是戰區一級轉入戒備這種大活,必須得透過張老向更高階別領導彙報才能定奪。
實際上,常浩南本來準備在這個話題結束之後,一轉直接提出自己的最終謀劃。
但卻被傅友全給打斷了。
對方交談的內容涉及到軍事指揮權,因此常浩南當即選擇閉嘴。
什麼話題可以參與,什麼話題不能參與,這方面他還是拎得清的。
“沒必要搞這麼大動靜。”
張老擺了擺手:
“不過,我稍後會向首長彙報,讓金城軍區的邊防和特戰相關力量提高戒備,以防亂局對我國產生直接影響。”
簡短地回應了傅友全的建議之後,他再次把視線轉向常浩南:
“剛才小常好像還有話沒講完,繼續說下去吧。”
“好。”
常浩南見狀點了點頭。
現在前面的鋪墊已經完成,所以也沒必要再繞彎子了:
“對於現在的美國人來說,他們此前在兩河流域進行的佈局,因為隔著一個波斯,所以沒辦法直接用到愛烏罕這邊,但針對後者的軍事行動又迫在眉睫,而且師出有名,他們不大可能放棄這個機會。”
“而想要在短時間內向愛烏罕投送力量,陸路和海路運輸幾乎不存在可行性,只有兩個方向的空中通道。”
“一條透過我們,另一條透過中亞?”
儘管這裡並沒有地圖,但空軍出身的喬晨青還是馬上意識到了答案。
“準確來說,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常浩南迴答道:
“俄國人大機率會送個順水人情,允許美軍透過集安組織成員國領空進行兵力投送,畢竟就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