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6章 常氏湍流

除了本身的優秀效能以外,這個高度自由的自定義模組也是一大主要原因。

它允許高水平使用者自行編輯模型或是演算法,並將其整合到軟體當中。

雖然仍舊存在一些限制,但對於1997年那會的軟體行業來說,已經幾乎相當於無限的想象力了。

坐在這間會議室裡的人,過去幾乎都和常浩南在同一個研發團隊當中工作過。

所以,當聽他說到有一項新的最佳化時,大家如同條件反射一般,齊刷刷地把本子給掏出來了

太熟悉了。

彷彿又回到了過去一起做專案的日子。

而見到這一幕的常浩南,此時也是會心一笑。

緊接著放下茶杯,如同當年一樣,起身走到了一面移動黑板旁邊:

“簡單來說,湍流問題仍然是目前制約工程流體模擬的主要因素,而在兼顧效率和精度要求後,目前能夠廣泛採用的方法仍然以雷諾平均方程為主。”

“但對於複雜的工程流體運動,比如流動分離和轉捩預測來說,卻需要一種兼顧不同流態的湍流模型必然能夠大幅提高工程流體模擬的效率和精度。”

“因此,我對過去常用的兩方程模型進行了一些改進,只對湍動能進行輸運,而對其它湍流變數採用高階降維方法進行代數求解”

這個時候,

“新的湍流模型不如就叫常氏湍流?”

半開玩笑的語氣引發了一陣善意的笑聲,也算是恰到好處地排解了會議室中有些緊張的氣氛。

而在歡聲笑語當中,有不止一個人,真的把“常氏湍流”作為名字,寫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

談笑之間,常浩南已經在黑板上寫下了所有人都再熟悉不過的NS方程。

當然,對於獵鷹Z專案的速度區間來說,無需考慮體積力和額外加熱項。

QtFFvxGGvyHHvz0.

“笛卡爾座標系與計算域物理位置直接重合,但需要對網格的密度變化採取額外的處理方式,並不適合直接進行程式設計計算,因此需要先把將物理空間x,y,z,t轉化為計算空間ξ,η,,τ”

“從我們過去就經常解決的湍流模擬封閉性問題中可以發現,混合長度的求解及確定需要與湍流場邊界條件和流動條件等聯絡起來,並沒有一個普適方程存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將以尋求空間湍流結構的混合長度分佈為手段,建立一種雷諾應力與時均流場的普遍聯絡”

“”

常浩南所介紹的內容,難度相比於當初已經有了堪稱質的飛躍。

尤其是在數學理論層面。

好在,這些年來,其他人也並沒有閒著。

大量的計算經驗累積,多少也增強了他們對於計算模型和演算法的理解。

因此,儘管並不能完全聽懂常浩南所用的全部理論知識,但至少,大家都還跟得上思路。

相比於當年每講一段就會被人打斷提問的情況,已經好了不知多少。

而這,才是常浩南自打重生以來,所留下的最寶貴財富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