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2章 不,更先進

多個波段的協同工作。”

“所以……單從原理的角度上講,要比DBR先進得多。”

這個描述讓丁高恆的心臟有點不爭氣地亂跳了兩下。

畢竟已經70歲的人了,遇到這種大驚喜還是不太吃得消:

“所以,是同時發射幾種不同頻段的電磁波,還是佈置多套發射/接收機,然後根據需求靈活切換不同的波段?”

“這個麼……主要看具體的應用場景。”

常浩南解釋道:

“因為不同頻率的訊號之間可以進行分離,所以技術上都能實現。”

“只不過,同時發射和接收多個波段的訊號,會對後端資訊處理過程施加很大的壓力,所以更適合對體積不敏感,可以部署充足算力的平臺,比如大型預警機、固定雷達站、大中型艦艇上面的雷達。”

“而對於像是戰鬥機、車輛、或者中小型艦艇,它們的後端處理能力可能比較有限,那也可以在同一時間只工作在同一個頻段上,再按需進行切換。”

“另外,就算是後面一種情況,也不需要設定多部發射/接收機。”

在常浩南解釋完之後,王曉模又繼續補充道:

“雷達前端可以做成和前一種完全相同的,只要在雷達罩上使用可調節的頻率選擇性透過性材料就行。”

“比如,我可以同時發射X波段和C波段的訊號,當需要遠距離探測時,就讓雷達罩選擇性透過C波段,吸收掉X波段,而需要精確鎖定的時候,就反過來。”

原本,按照王曉模的理解,對於戰鬥機來說,應該是視野範圍比頻寬更重要一些。

但常浩南卻表示,戰鬥機的相控陣雷達也可以部署在一個旋轉底座上,透過改變角度來擴大有效照射範圍,但C波段帶來的超遠探測能力卻是傳統機載雷達難以企及的。

不過,戰鬥機的體量決定了它很難同時處理寬頻域訊號。

這甚至不僅是計算機算力的限制。

所以才有了第二種“可選頻率”的構想。

“那麼……我想已經沒什麼好猶豫的了。”

丁高恆說著把報告合上:

“重大專項撥款需要等上級批准之後才能到位,不過我們科工委層面上,可以先從今年的先進技術研發基金裡面撥出一部分經費給你們使用。”

“另外,如果需要協調其它系統的單位,也可以直接報給我,或者是新來的李忠毅副主任,他目前具體負責系統外聯絡方面的工作。”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為您推薦